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(1919~1949年)论文

重庆市下水道建设研究(1937—1949)

中文摘要第4-5页
英文摘要第5页
1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学术意义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应用意义第8页
    1.2 研究成果评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关全国下水道建设的研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关重庆下水道建设的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概念界定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时间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下水道第11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创新点第12-13页
2 重庆市政建设与城市排水设施的重要性第13-20页
    2.1 重庆市政建设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战前重庆市政建设的状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战时重庆市政建设的改善第14-17页
    2.2 城市排水设施的重要性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强化了市政管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促进环境卫生的改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促进社会生活的提高第18-20页
3 战时重庆市下水道建设的推进第20-27页
    3.1 战时重庆市下水道建设的背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市政建设的主体——重庆市工务局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战前重庆市排水设施不容乐观第20-21页
    3.2 战时重庆市下水道建设情况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建设工作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建设之成果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建设之不足第25-27页
4 战后重庆市下水道建设第27-39页
    4.1 战后重庆下水道建设的背景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战后城市发展的困境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《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》与下水道工程提前实施第28-29页
    4.2 下水道工程处的成立第29-31页
    4.3 下水道工程的设计原则与施工标准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新的设计原则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施工标准第34页
    4.4 下水道工程的分期与建设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第一期工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第二期工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第三期工程第37-39页
5 重庆市下水道建设的特点、贡献和局限第39-45页
    5.1 重庆市下水道建设的特点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设计科学、技术先进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适宜山城特点的排水系统第40页
    5.2 重庆市下水道建设的贡献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促进重庆城市发展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为其它城市所借鉴第41-43页
    5.3 重庆市下水道建设的局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政府增加税收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政府宣传不足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资金链中断第43-45页
6 结语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附录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50-51页
附录B 《土石方工程规范书》第51-54页
附录C 《沟道砌石工程规范书》第54-56页
附录D 《混凝土水管沟底及瓦管安装说明书》第56-58页
附录E 《混凝土方块人行道沟底及窨井盖板工作规范书》第58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重庆电信局研究(1943-1945)
下一篇:迁川工厂联合会研究(1938—194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