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1.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课题的学术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学术意义 | 第11页 |
1.1.2 应用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概念界定 | 第14页 |
1.3.1 时间 | 第14页 |
1.3.2 电信 | 第14页 |
1.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| 第14-16页 |
1.4.1 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5-16页 |
2.重庆电信业的初步发展与重庆电信局的成立 | 第16-23页 |
2.1 重庆电信业的初步发展 | 第16-20页 |
2.1.1 重庆电报业的发展 | 第16-18页 |
2.1.2 重庆电话业的发展 | 第18页 |
2.1.3 重庆电信业发展评析 | 第18-20页 |
2.2 重庆电信局的成立 | 第20-23页 |
2.2.1 重庆电信局成立的原因 | 第20-22页 |
2.2.2 重庆电信局的成立 | 第22-23页 |
3.重庆电信局的运行机制与管理 | 第23-36页 |
3.1 重庆电信局组织机构设置 | 第23-24页 |
3.2 业务管理 | 第24-26页 |
3.2.1 报话营业处合并 | 第25页 |
3.2.2 裁减人员 | 第25页 |
3.2.3 物资节约 | 第25-26页 |
3.3 财务及物料管理 | 第26-31页 |
3.3.1 财务管理 | 第26-29页 |
3.3.2 物料管理 | 第29-31页 |
3.4 制度化的人事管理 | 第31-36页 |
3.4.1 电信管理人员的任用 | 第31-32页 |
3.4.2 员工录用迁调及日常管理 | 第32页 |
3.4.3 员工考绩与奖惩 | 第32-33页 |
3.4.4 员工培训 | 第33-34页 |
3.4.5 员工待遇与福利 | 第34-36页 |
4.重庆电信局业务的发展与技术进步 | 第36-44页 |
4.1 电信业务发展 | 第36-41页 |
4.1.1 重庆电信业务量的增长 | 第36-39页 |
4.1.2 重庆电信业务质的提升 | 第39-41页 |
4.2 电信技术运用与进步 | 第41-44页 |
4.2.1 传真电报技术的运用与进步 | 第42-43页 |
4.2.2 成音电报技术的运用与进步 | 第43-44页 |
5.重庆电信局的贡献与局限 | 第44-50页 |
5.1 重庆电信局的贡献 | 第44-47页 |
5.1.1 促进了重庆电信业的进一步发展 | 第44-45页 |
5.1.2 保障了抗战通讯联系 | 第45-46页 |
5.1.3 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为电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| 第46-47页 |
5.2 重庆电信局的局限 | 第47-50页 |
5.2.1 管理不善阻碍发展 | 第47-48页 |
5.2.2 电信人才缺乏 | 第48-49页 |
5.2.3 通信质量较低 | 第49-50页 |
6.结语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: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