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6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7页 |
1.1 选题缘由 | 第16页 |
1.2 选题内容 | 第16-19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3.1 调查问卷法 | 第19页 |
1.3.2 访谈法 | 第19页 |
1.4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1.4.1 偏误分析理论 | 第19-20页 |
1.4.2 对比分析理论 | 第20页 |
1.4.3 语言迁移理论 | 第20-21页 |
1.5 汉语“比”字句研究综述 | 第21-25页 |
1.5.1 句法层面 | 第21-22页 |
1.5.2 语义层面 | 第22-23页 |
1.5.3 语用层面 | 第23-25页 |
1.6 对外汉语教学比字句偏误分析研究状况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中匈“比”字句相关句式的对比研究 | 第27-37页 |
2.1 匈牙利语的“比”字句 | 第27-30页 |
2.1.1 匈牙利语“比”字句的肯定句式 | 第27-29页 |
2.1.2 匈牙利语“比”字句的否定句式 | 第29-30页 |
2.2 中匈“比”字句主要句式的对比分析 | 第30-36页 |
2.2.1 比较标记“比”字的位置 | 第30-31页 |
2.2.2 比较结果的差异 | 第31-3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匈牙利中学生“比”字句偏误情况调查 | 第37-57页 |
3.1 调查对象描述 | 第37-38页 |
3.2 调查问卷设计描述 | 第38-41页 |
3.2.1 设计思路 | 第38-41页 |
3.2.2 问卷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原则 | 第41页 |
3.3 匈牙利中学生习得比字句的偏误情况和问卷分析 | 第41-55页 |
3.3.1 各个水平的学生偏误的总体情况 | 第41-42页 |
3.3.2 各个句式的偏误情况 | 第42-5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四章 匈牙利中学生“比”字句偏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| 第57-64页 |
4.1 学习者内部原因 | 第57-61页 |
4.1.1 匈牙利语负迁移 | 第57-58页 |
4.1.2 汉语规则泛化 | 第58-59页 |
4.1.3 语义理解因素 | 第59-60页 |
4.1.4 交际策略 | 第60-61页 |
4.2 外部方面的原因 | 第61-63页 |
4.2.1 教师的教学方法 | 第61-62页 |
4.2.2 教材的编写 | 第62-6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对匈牙利中学生“比”字句的教学建议 | 第64-71页 |
5.1 教师的教学方法 | 第64-67页 |
5.1.1 教学策略 | 第64-65页 |
5.1.2 课堂教学 | 第65-67页 |
5.2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| 第67-70页 |
5.2.1 对语法点的编排 | 第67-69页 |
5.2.2 对练习的设计 | 第69-7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结语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附录 匈牙利(塞格德)中学生“比”字句问卷调查 | 第77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