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古典诗词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三、研究现状及综述 | 第13-16页 |
四、本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高中古典诗词审美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第一节 生活教育理论 | 第18-19页 |
一、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功能 | 第18页 |
二、生活教育理论在古典诗词审美教学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9-20页 |
一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及功能 | 第19页 |
二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古典诗词审美教学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教育审美学 | 第20-22页 |
一、教育审美学的内涵与功能 | 第20页 |
二、教育审美学指导下的古典诗词审美教学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高中古典诗词审美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22-31页 |
第一节 调查内容的构成及结果归纳 | 第22-28页 |
一、调查内容的构成 | 第22-23页 |
二、调查结果的归纳 | 第23-28页 |
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8-31页 |
一、学生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8-29页 |
二、教师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高中古典诗词审美教育问题归因 | 第31-36页 |
第一节 主观层面 | 第31-34页 |
一、学生古典诗词审美鉴赏兴趣不高 | 第31页 |
二、学生古典诗词审美鉴赏能力不足 | 第31-32页 |
三、教师审美教学意识薄弱 | 第32页 |
四、教师审美教学方法陈旧 | 第32-33页 |
五、教师自身审美素质有待提高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客观层面 | 第34-36页 |
一、教学体制相对固化 | 第34页 |
二、评价机制相对不完善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高中古典诗词审美教育的策略探究 | 第36-47页 |
第一节 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 | 第36-41页 |
一、关注学生审美感受 | 第36-38页 |
二、训练学生进行审美鉴赏 | 第38-40页 |
三、鼓励学生开展审美创造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质和美育能力 | 第41-43页 |
一、丰富审美理论知识 | 第41-42页 |
二、更新审美教育观念 | 第42页 |
三、变革审美教育方法 | 第42-43页 |
四、加强审美教育反思 | 第43页 |
第三节 优化古典诗词审美教育的评价机制 | 第43-47页 |
一、优化对教师审美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 | 第43-45页 |
二、优化对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评价机制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