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三、核心概念界定第12页
    四、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2-14页
第一章 语文导学案概述第14-19页
    一、语文导学案的特点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前置性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全程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诊断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独特性第15-16页
    二、语文导学案实施的理论依据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因材施教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最近发展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阅读中的导读思想第16-17页
    三、语文导学案实施的原则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主体性原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探究性原则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差异性原则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参与性原则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合作性原则第18-19页
第二章 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及分析第19-26页
    一、初中语文导学案使用情况的调查统计第19-23页
    二、初中语文导学案使用调查分析第23-26页
第三章 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-35页
    一、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性质界定模糊,实施过程异化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知识范围狭窄,失去导学意义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评价功能不明确,评价标准不一致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反馈跟踪不及时第30页
    二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教师方面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学生方面第32-35页
第四章 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第35-40页
    一、树立正确教育思想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坚持“从学生中来,到学生中去”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坚持面向全体,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第35-36页
    二、融合、借鉴其他教学模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引入思维导图,提高导学案科学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引入锚图,突破导学案自身局限第37页
    三、注重评价功能,统一评价尺度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评价主体多元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评价对象多元化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评价方式多元化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统一评价尺度第39页
    四、建立及时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第39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附录第43-47页
后记第47-48页
个人简历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
下一篇:高中古典诗词审美教育的实践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