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虚拟学习社区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--以《数码照片后期处理》公选课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问题第7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7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问题的提出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公共选修课的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思路第17-18页
第2章 虚拟学习社区与公共选修课第18-28页
    2.1 虚拟学习社区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虚拟学习社区的类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虚拟学习社区的功能和作用第20-24页
    2.2 公共选修课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共选修课及其意义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公共选修课的由来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公共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第25-26页
    2.3 虚拟学习社区与公共选修课的契合第26-28页
第3章 构建公选课虚拟学习社区第28-42页
    3.1 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理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分布式认知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3.2 公共选修课虚拟学习社区的构成要素第32-33页
    3.3 虚拟学习社区开发工具和选择第33-35页
    3.4 公共选修课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公共选修课虚拟学习社区的功能结构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公共选修课虚拟学习社区的界面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试运行公共选修课虚拟学习社区第41-42页
第4章 虚拟学习社区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第42-69页
    4.1 公共选修课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应用实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课程简介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践目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教学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4.2 公共选修课虚拟学习社区应用实践第一阶段第43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第一阶段实践目标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第一阶段教学行动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第一阶段观察与分析第5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第一阶段反思第62页
    4.3 公共选修课虚拟学习社区应用实践第二阶段第62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第二阶段实践目标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第一阶段修正与实施方案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第二阶段教学行动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第二阶段数据收集与分析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第二阶段反思第68-69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9-70页
附录A 学习问卷调查第70-72页
附件B 知识管理技能实验数据第72-73页
附件C 综合应用能力试验数据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7-78页
致谢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历史教学“问题设计”研究
下一篇: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应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