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0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1.3.2 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1-13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2 论文相关理论 | 第15-21页 |
2.1 培训体系相关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1 培训体系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培训体系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2.2 岗位胜任力相关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2.1 岗位胜任力的概念 | 第16页 |
2.2.2 岗位胜任力的冰山模型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3 岗位胜任力的洋葱模型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3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体系相关理论 | 第18-21页 |
2.3.1 胜任力理论与培训体系 | 第18-19页 |
2.3.2 人岗匹配理论与培训体系 | 第19-21页 |
3 ZGH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体系现状分析 | 第21-29页 |
3.1 ZGH建筑施工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| 第21-23页 |
3.2 ZGH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体系现状 | 第23-25页 |
3.2.1 培训组织与制度 | 第23-24页 |
3.2.2 培训需求分析 | 第24页 |
3.2.3 培训主要方式 | 第24页 |
3.2.4 培训课程体系 | 第24-25页 |
3.3 ZGH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9页 |
3.3.1 尚未形成基于胜任力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体系 | 第25-26页 |
3.3.2 尚未形成基于胜任模型的培训需求分析机制 | 第26页 |
3.3.3 未根据胜任力模型明确培训内容和方式缺乏差异性 | 第26-28页 |
3.3.4 未根据胜任力模型建立培训后评价机制 | 第28-29页 |
4 ZGH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 | 第29-38页 |
4.1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思路和原则 | 第29-30页 |
4.1.1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思路 | 第29页 |
4.1.2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原则 | 第29-30页 |
4.2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| 第30-33页 |
4.2.1 行为事件访谈 | 第30-32页 |
4.2.2 初步形成胜任素质特征 | 第32页 |
4.2.3 问卷调查 | 第32-33页 |
4.3 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具体构成 | 第33-38页 |
4.3.1 个人能力 | 第34-35页 |
4.3.2 业务能力 | 第35-36页 |
4.3.3 专业知识 | 第36-38页 |
5 体系应用与效果评估 | 第38-45页 |
5.1 体系应用 | 第38-41页 |
5.1.1 项目经理培训需求分析 | 第38-39页 |
5.1.2 项目经理培训内容与方式确定 | 第39-40页 |
5.1.3 项目经理培训过程的控制 | 第40-41页 |
5.2 效果评估 | 第41-45页 |
5.2.1 项目经理培训评估方法 | 第41-43页 |
5.2.2 项目经理培训评估流程 | 第43-44页 |
5.2.3 项目经理培训评估结果的反馈 | 第44-45页 |
6 培训体系实施措施 | 第45-49页 |
6.1 加强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的引领 | 第45页 |
6.2 完善项目经理学分管理方法 | 第45-46页 |
6.3 加强胜任力模型培训管理制度建设 | 第46-48页 |
6.4 及时调整更新胜任特征模型与学习地图 | 第48-49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7.1 结论 | 第49页 |
7.2 展望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