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高中语文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研究--以商城达权店高中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引言第10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-13页
第2章 高中语文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概述第13-22页
    2.1 高中语文的特征第13页
    2.2 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的界定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学案的涵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教案的涵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的涵义第14-15页
    2.3 高中语文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建构主义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人本主义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2.4 高中语文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学案设计的针对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学习思维的创造性第18页
    2.5 高中语文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我校课改实践的需要第20-22页
第3章 高中语文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的操作第22-34页
    3.1 学案的编写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学案编写的原则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学案编写的内容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学案使用的要求第27-29页
    3.2 高中语文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实施步骤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引导学习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探究学习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合作学习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辅导学习第31页
    3.3 高中语文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体现平等的程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挖掘探究的深度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开创拓展的宽度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促进分层的高度第33-34页
第4章 高中语文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的应用——以古诗词为例第34-50页
    4.1 高中古诗词教学出现的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重翻译,轻诗意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重进度,轻兴趣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重应试,轻质疑第35页
    4.2 高中语文古诗词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案例设计与实验研究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案例设计分析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案例应用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应用实验研究第41-43页
    4.3 高中语文古诗词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的作用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学生方面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教师方面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学校方面第46页
    4.4 高中语文古诗词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忽视教材的作用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课堂时间掌控不准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学生预习不到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小组学习氛围不浓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学案不能有效保管第48页
    4.5 高中语文古诗词“学案导学”教学模式实施改进措施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正确处理学案与教材的关系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合理的掌控课堂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有效的管理机制第49-50页
第5章 结语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课标下高中材料作文教学探究
下一篇: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制度研究--以P市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