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23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三、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四、教师评价的理论依据 | 第17-20页 |
五、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六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第一章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理论探索 | 第23-39页 |
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制度的历史考察 | 第23-25页 |
一、教师评价制度的初步发展时期 | 第23页 |
二、教师评价制度的逐步确立时期 | 第23-24页 |
三、教师评价制度的探索改革时期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制度的理论探索 | 第25-38页 |
一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 | 第25-28页 |
二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制度内容的构建 | 第28-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评价制度现状调查 | 第39-56页 |
第一节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| 第39-40页 |
一、调查的对象 | 第39页 |
二、调查的内容 | 第39页 |
三、调查的实施过程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调查结果 | 第40-50页 |
一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总体状况 | 第40-42页 |
二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内容的相关规定 | 第42-45页 |
三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方式的相关规定 | 第45-47页 |
四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结果处理的相关规定 | 第47-50页 |
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制度问题分析 | 第50-55页 |
一、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总体重视度不够 | 第50页 |
二、教师评价目的存在行政化、功利化现象 | 第50-51页 |
三、教师评价内容设定不够完备 | 第51-52页 |
四、教师评价方式缺乏多样性 | 第52-53页 |
五、教师评价结果缺乏人文关怀 | 第53-5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三章 对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评价制度的思考 | 第56-63页 |
第一节 教育相关部门应尽的职责 | 第56-58页 |
一、教育部加大对中小学校的资金、技术支持 | 第56页 |
二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教师评价的监督力度 | 第56-57页 |
三、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观来带动教师评价观的改变 | 第57页 |
四、鼓励学校之间进行制度的交流借鉴 | 第57-58页 |
第二节 学校自身应做的努力 | 第58-61页 |
一、加强自身对教师评价重要性的认知 | 第58页 |
二、树立正确的教师评价理念 | 第58-59页 |
三、制定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细则 | 第59页 |
四、提高评价团队的专业素养 | 第59-6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4页 |
附录 1 | 第69-73页 |
附录 2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