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3 研究述评 | 第14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企业薪酬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6-22页 |
2.1 薪酬及影响薪酬设计的因素 | 第16-18页 |
2.1.1 薪酬的内涵 | 第16页 |
2.1.2 广义薪酬因素的影响 | 第16-18页 |
2.2 薪酬激励理论 | 第18-21页 |
2.2.1 内容型激励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过程型激励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3 综合激励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3 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YF公司薪酬管理诊断 | 第22-31页 |
3.1 公司背景 | 第22页 |
3.2 YF公司薪酬管理现状诊断 | 第22-30页 |
3.2.1 企业薪酬诊断步骤 | 第22-24页 |
3.2.2 调研过程与诊断方法 | 第24页 |
3.2.3 内部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2.4 外部竞争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.5 YF公司薪酬管理现状诊断 | 第29-30页 |
3.3 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YF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31-37页 |
4.1 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4.1.1 薪酬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 | 第31页 |
4.1.2 对内缺乏公平感 | 第31-32页 |
4.1.3 员工缺乏发展动力 | 第32页 |
4.1.4 企业薪酬体系缺乏激励性 | 第32-33页 |
4.2 原因分析 | 第33-36页 |
4.2.1 薪酬考核体系不科学 | 第33页 |
4.2.2 薪酬绩效激励体制不健全 | 第33-34页 |
4.2.3 薪酬管理没有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 | 第34页 |
4.2.4 缺乏非经济性报酬 | 第34页 |
4.2.5 薪酬管理人才的缺乏 | 第34-35页 |
4.2.6 职能薄弱,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传统人事管理状态 | 第35页 |
4.2.7 岗位设置混乱,欠缺岗位价值评估 | 第35页 |
4.2.8 缺乏明确的付薪哲学 | 第35-36页 |
4.2.9 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| 第36页 |
4.3 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5章 YF公司薪酬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| 第37-51页 |
5.1 创新企业薪酬管理观念 | 第37-38页 |
5.1.1 思想观念的创新 | 第37页 |
5.1.2 管理理念的创新 | 第37-38页 |
5.2 重塑薪酬体系设计理念 | 第38-40页 |
5.2.1 基于3P的付薪哲学 | 第38-39页 |
5.2.2 基于3E的设计原则 | 第39-40页 |
5.3 薪酬构成与薪酬等级再设计 | 第40-44页 |
5.3.1 薪酬构成再设计 | 第40-43页 |
5.3.2 薪酬等级再设计 | 第43-44页 |
5.4 薪酬管理创新 | 第44-49页 |
5.4.1 薪酬预算 | 第44-46页 |
5.4.2 薪酬控制 | 第46-48页 |
5.4.3 薪酬调整 | 第48-49页 |
5.5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| 第49页 |
5.6 建立专业的薪酬管理机构 | 第49页 |
5.7 重视薪酬管理细节 | 第49-50页 |
5.8 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 | 第56-62页 |
附表1 YF公司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 | 第56-60页 |
附表2 员工离职访谈调查表 | 第60-61页 |
附表3 岗位等级分布图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