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经济计算、经济数学方法论文--经济数学方法论文

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实证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相关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献述评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 1.5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第19-21页
第二章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-30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业类上市公司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企业经营效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效率概念第22页
    2.2 理论依据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古典经济学效率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古典经济效率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X效率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技术效率理论第24页
    2.3 效率评价方法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参数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非参数法第25-30页
第三章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第30-38页
    3.1 公司数量少,上市时间波动大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地域分布广,子行业发展不均衡第31-32页
    3.3 非农化经营现象普遍第32-34页
    3.4 经营业绩偏低,两极分化明显第34-35页
    3.5 总体规模小,资产规模差距逐渐扩大第35-36页
    3.6 科技含量低,精深加工品少第36-38页
第四章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研究第38-54页
    4.1 农业类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评价过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第39页
    4.2 农业类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评价结果分析第3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于DEA传统模型的经营效率评价分析第39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础SE-DEA模型的经营效率评价分析第48-54页
第五章 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第54-60页
    5.1 变量选取第54-55页
    5.2 研究假设第55页
    5.3 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第55-56页
    5.4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变量的统计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基于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第57-60页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60-65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 6.2 对策建议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制定合理和灵活的农业补贴政策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规范公司上市,监督资金投向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提高产业集中度,扩大规模经济水平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加强经营管理,提高企业运营能力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提高技术水平,实现精益生产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7 调整股权比例,优化股权结构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作者简介第71-72页
附录第72-81页
    附录一:农业类上市公司一览表第72-74页
    附录二:2009-2013年各年原始数据表第74-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YF公司薪酬管理研究
下一篇:城市规模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