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理论论文

软枣猕猴桃内生真菌蒽醌的发酵、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10-12页
英文摘要第12-14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-23页
    1.1 软枣猕猴桃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资源与分布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利用价值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发展前景及展望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内生真菌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内生真菌的研究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内生真菌与植物的关系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内生真菌的生物学作用第17-18页
    1.3 蒽醌类物质的研究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蒽醌类物质概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蒽醌类物质的作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蒽醌类化合物生产方法的研究第21-23页
第二章 软枣猕猴桃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第23-28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材料与试剂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仪器设备第23页
    2.2 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样品组织表面消毒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菌株的鉴定第2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形态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产蒽醌菌株筛选结果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分子学鉴定结果第26-28页
第三章 内生真菌发酵液中蒽醌类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的确立第28-32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仪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供试菌株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试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仪器设备第28页
    3.2 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软枣猕猴桃内生真菌发酵中蒽醌类物质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第29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检测方法评价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结论第31-32页
第四章 内生真菌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2-41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仪器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供试菌株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仪器设备第32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内生真菌菌种的活化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种子培养液的制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发酵培养液的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培养基成分和条件的单因素优化试验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的正交试验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菌丝生长量的测定方法第3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碳源的筛选结果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氮源的筛选结果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温度的筛选结果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pH的筛选结果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培养箱转速的筛选结果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正交试验结果第38-41页
第五章 内生真菌发酵液中蒽醌类物质提取条件的优化第41-46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供试材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试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验设备第41页
    5.2 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单因素试验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L_9(3)~3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第42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单因素试验结果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正交试验结果第44-46页
第六章 内生真菌发酵液中蒽醌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第46-54页
    6.1 材料与方法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实验材料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实验试剂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仪器设备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实验方法第46-49页
    6.2 结果与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蒽醌类物质DPPH自由基清除性的测定结果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蒽醌类物质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蒽醌类物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(O2~-)能力的测定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蒽醌类物质清除烷基自由基(R~-)能力的测定结果第52-53页
    6.3 结论第53-54页
结论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0页
附录第60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昌吉油田芦草沟组致密油体积压裂裂缝参数优化研究
下一篇:酸菜发酵液中小分子多肽的提取纯化和抑菌活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