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陆、港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比较研究--以人教版(必修)和香港启思版(新中国语文教材)为中心
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11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源起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现状分析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选题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二、研究范畴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三、概念界定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语文教材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第14-16页
第一章 陆港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评介第16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助读材料构建来源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理论依据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践意义第19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的构成内容及助读系统编写概况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助读系统构成内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助读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助读系统的编写原则第23-24页
    第三节 香港启思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构成及助读系统编写概况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助读系统的构成内容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助读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助读系统的编写原则第28-30页
第二章 陆港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比较第30-39页
    第一节 两套助读系统宏观比较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教社教材助读材料地位和作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启思版教材助读材料的地位和作用第31-32页
    第二节 两套助读系统微观比较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案例展示-----《赤壁赋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香港启思版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案例展示…《前赤壁赋》第33-35页
    第三节 两套助读系统微观比较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教社和启思版《前赤壁赋》助读材料比较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教社和启思版《前赤壁赋》助读材料差异性分析第37-39页
第三章 陆港高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异同及其启示第39-50页
    第一节 两套助读系统的异同点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两套助读系统编制理念之异同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两套助读系统编写方式之异同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两套助读系统编写内容之异同第42-44页
    第二节 两套助读系统比较分析之启示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知识角度看助读系统的编写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教学角度看助读系统的编写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从编纂过程看助读系统的编写第48-50页
余论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2页
后记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学物理“同课异构”的案例分析及研究
下一篇:朱自清阅读教学观对高中阅读教学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