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互联网的某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国内外现状 | 第8-10页 |
1.2.1 国外发展状况 | 第8-9页 |
1.2.2 国内发展状况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内容 | 第11-12页 |
2 相关理论介绍 | 第12-20页 |
2.1 克伦巴赫ALPHA系数 | 第12-13页 |
2.2 主成分分析 | 第13-15页 |
2.3 聚类 | 第15-18页 |
2.3.1 聚类方法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3.2 相似性度量 | 第16页 |
2.3.3 类与类的相似性度量 | 第16-17页 |
2.3.4 K-Means聚类算法 | 第17-18页 |
2.3.5 初始聚类中心的确定 | 第18页 |
2.4 互联网教育测评 | 第18-20页 |
3 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0-25页 |
3.1 构建指标体系 | 第20-21页 |
3.2 数据选取与准备 | 第21-25页 |
3.2.1 不完整数据处理 | 第21页 |
3.2.2 克伦巴赫alpha系数 | 第21-22页 |
3.2.3 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| 第22-25页 |
4 实证分析 | 第25-38页 |
4.1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| 第25-27页 |
4.2 指标的筛选 | 第27-32页 |
4.2.1 主成分选取 | 第27-28页 |
4.2.2 因子载荷矩阵 | 第28-32页 |
4.3 聚类 | 第32-36页 |
4.3.1 类个数的确定 | 第32-33页 |
4.3.2 聚类 | 第33-36页 |
4.4 结果分析及对策提出 | 第36-38页 |
4.4.1 结果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4.2 对策提出 | 第37-38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38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