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9页 |
1.1 写作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5页 |
1.1.1 现实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理论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2.1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2.2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| 第17-19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9-27页 |
2.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的含义 | 第19-20页 |
2.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研究 | 第20-23页 |
2.2.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的过程与模式 | 第20-21页 |
2.2.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程度及其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2.3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中的目标方自主性 | 第22-23页 |
2.3 并购中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 | 第23-25页 |
2.3.1 企业资源基础观 | 第23-24页 |
2.3.2 资源相似性与并购整合 | 第24页 |
2.3.3 资源互补性与并购整合 | 第24-25页 |
2.3.4 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对协同效应的影响 | 第25页 |
2.4 文献小结 | 第25-27页 |
3 理论机制探讨与研究假设提出 | 第27-36页 |
3.1 相关定义 | 第27-29页 |
3.1.1 资源相似性与资源互补性 | 第27-28页 |
3.1.2 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 | 第28-29页 |
3.2 资源相似性对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2.1 资源相似性对整合程度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2.2 资源相似性对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3 资源互补性对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3.1 资源互补性对整合程度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3.3.2 资源互补性对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4 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交互作用对整合程度和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… | 第34-35页 |
3.5 总体理论框架模型 | 第35-36页 |
4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-自主性的实证分析.. | 第36-51页 |
4.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| 第36页 |
4.2 样本、变量与数据 | 第36-43页 |
4.2.1 样本选取 | 第36-37页 |
4.2.2 变量界定与数据来源 | 第37-42页 |
4.2.3 信度与效度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3 实证检验 | 第43-49页 |
4.3.1 模型设定 | 第43-47页 |
4.3.2 模型修正 | 第47-49页 |
4.4 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5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方自主性的案例分析 | 第51-72页 |
5.1 案例分析框架 | 第51-52页 |
5.2 展讯通信并购美国Quorum公司案例分析 | 第52-58页 |
5.2.1 并购情况简介 | 第52-53页 |
5.2.2 展讯通信并购美国Quorum公司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分析 | 第53-56页 |
5.2.3 展讯通信并购美国Quorum公司的整合实施行为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2.4 展讯通信并购美国Quorum公司的结果分析与成功经验 | 第57-58页 |
5.3 哈量集团并购德国KELCH公司案例分析 | 第58-63页 |
5.3.1 并购情况简介 | 第58页 |
5.3.2 哈量集团并购德国KELCH公司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分析 | 第58-61页 |
5.3.3 哈量集团并购德国KELCH公司的整合实施行为分析 | 第61-62页 |
5.3.4 哈量集团并购德国KELCH公司的结果分析与成功经验 | 第62-63页 |
5.4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案例分析 | 第63-69页 |
5.4.1 并购情况简介 | 第63-64页 |
5.4.2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分析 | 第64-68页 |
5.4.3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整合实施行为分析 | 第68页 |
5.4.4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结果分析与失败教训 | 第68-69页 |
5.5 案例的比较分析 | 第69-72页 |
6 结论与启示 | 第72-75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2-73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73页 |
6.3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6页 |
附录 | 第86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