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1.4 论文创新点 | 第13-16页 |
第2章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2.1 高新技术企业概述 | 第16-17页 |
2.1.1 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情况 | 第16-17页 |
2.1.2 河北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策情况 | 第17页 |
2.2 创新绩效评价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2.1 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| 第17-18页 |
2.2.2 技术创新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2.3 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 | 第19页 |
2.3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方法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3.1 层次分析法 | 第19页 |
2.3.2 平衡计分卡法 | 第19-20页 |
2.3.3 因子分析法 | 第20页 |
2.3.4 灰色综合评价法 | 第20页 |
2.3.5 数据包络分析法 | 第20页 |
2.3.6 聚类分析法 | 第2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创新绩效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确立 | 第22-30页 |
3.1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2-24页 |
3.1.1 创新绩效的多维表现形式和多尺度归集特征 | 第22-23页 |
3.1.2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3-24页 |
3.2 模型分析 | 第24-29页 |
3.2.1 模型选择 | 第24-28页 |
3.2.2 模型应用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产出现状分析 | 第30-38页 |
4.1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总体现状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2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现状 | 第31-33页 |
4.2.1 科技活动经费情况 | 第32页 |
4.2.2 科技活动人员情况 | 第32-33页 |
4.3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现状 | 第33-35页 |
4.3.1 直接产出 | 第33-34页 |
4.3.2 间接产出 | 第34-35页 |
4.3.3 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| 第35页 |
4.4 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产出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5章 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评价及分析 | 第38-46页 |
5.1 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评价与分析 | 第38-41页 |
5.1.1 数据的收集 | 第38页 |
5.1.2 创新投入产出绩效综合分析 | 第38-41页 |
5.2 不同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评价 | 第41-42页 |
5.2.1 数据选取 | 第41页 |
5.2.2 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| 第41-42页 |
5.3 结果分析 | 第42-43页 |
5.4 创新能力不足的因素分析 | 第43-4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6章 提高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 | 第46-52页 |
6.1 壮大科技人员队伍,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| 第46-47页 |
6.2 提高财政科技资金,引导全社会科技投入 | 第47-48页 |
6.3 进一步完善高新企业发展软环境建设 | 第48页 |
6.4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考核与督导 | 第48页 |
6.5 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 | 第48-49页 |
6.6 强化创新型产业发展,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| 第49-50页 |
6.7 发挥环京津区位优势,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| 第50页 |
6.8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6页 |
附录A | 第54-55页 |
附录B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