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23页 |
1.1 社交焦虑 | 第9-12页 |
1.1.1 社交焦虑概念 | 第9页 |
1.1.2 社交焦虑测量方法 | 第9-10页 |
1.1.3 社交焦虑的产生原因与干预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1.4 社交焦虑的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1.5 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 | 第11-12页 |
1.2 反刍思维 | 第12-16页 |
1.2.1 反刍思维的概念界定 | 第12-14页 |
1.2.2 反刍思维的理论解释 | 第14-15页 |
1.2.3 反刍思维的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 自尊 | 第16-18页 |
1.3.1 自尊的概念 | 第16页 |
1.3.2 自尊的理论 | 第16-17页 |
1.3.3 自尊的测量 | 第17-18页 |
1.3.4 自尊的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1.4 惧怕否定评价 | 第18-19页 |
1.4.1 惧怕否定评价概念 | 第18-19页 |
1.4.2 惧怕否定评价的测量 | 第19页 |
1.5 自尊、惧怕否定评价、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之间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3页 |
1.5.1 社交焦虑与反刍思维之间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5.2 社交焦虑、反刍思维与自尊之间的相关研究 | 第21页 |
1.5.3 反刍思维、自尊、惧怕否定评价与社交焦虑之间的相关研究 | 第21-23页 |
2 问题提出 | 第23-27页 |
2.1 研究目的 | 第24-25页 |
2.2 研究意义 | 第25-27页 |
2.2.1 理论意义 | 第25页 |
2.2.2 实践意义 | 第25-27页 |
3 研究设计 | 第27-31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7页 |
3.2 研究工具 | 第27-29页 |
3.2.1 人口学资料 | 第27页 |
3.2.2 交往焦虑量表(IAS) | 第27-28页 |
3.2.3 Nolen-Hoeksema反刍思维反映量表(RRS) | 第28页 |
3.2.4 自尊问卷(SES) | 第28-29页 |
3.2.5 惧怕否定评价量表( FNE) | 第29页 |
3.3 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| 第29-31页 |
4 结果分析 | 第31-37页 |
4.1 高中生总体差异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1.1 高中生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31页 |
4.1.2 高中生在年级上的差异 | 第31-32页 |
4.1.3 高中生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 | 第32页 |
4.2 不同的社交焦虑下反刍思维、惧怕否定评价、自尊水平的差异检验 | 第32-33页 |
4.3 社交焦虑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4 反刍思维对社交焦虑的影响:自尊与惧怕否定的中介作用 | 第34-37页 |
4.4.1 反刍思维对交往焦虑的影响:双重中介模型一 | 第34页 |
4.4.2 反刍思维对交往焦虑的影响:双重中介模型二 | 第34-35页 |
4.4.3 反刍思维对交往焦虑的影响:双重中介模型三 | 第35-37页 |
5 讨论 | 第37-45页 |
5.1 高中生总体差异分析 | 第37-40页 |
5.1.1 高中生在性别上的差异 | 第37-39页 |
5.1.2 高中生在年级上的差异 | 第39页 |
5.1.3 高中生在家庭情况上的差异 | 第39-40页 |
5.2 高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 | 第40-42页 |
5.2.1 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 | 第40-41页 |
5.2.2 自尊与社交焦虑 | 第41页 |
5.2.3 惧怕否定评价与社交焦虑 | 第41-42页 |
5.3 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| 第42页 |
5.4 双重中介效应检验 | 第42-45页 |
6 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5页 |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