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特种铁路论文--地下铁路论文

地铁项目施工安全人为风险评估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因素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单个风险因素评估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考虑因果关系的整体风险评估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15-17页
第二章 基于HFACS模型的地铁施工安全人为风险因素识别第17-27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7页
    2.2 地铁项目施工的特点第17-18页
    2.3 HFACS模型介绍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事故致因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HFACS模型第19-21页
    2.4 HFACS框架的修订第21-2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考虑风险多维性的地铁施工安全单个风险因素评估第27-33页
    3.1 单个风险评估常见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3.2 项目风险的多维性描述第28-30页
    3.3 基于CCRAA的单个风险因素评估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地铁施工安全人为风险整体评估第33-38页
    4.1 贝叶斯网络模型概述第33-34页
    4.2 人为风险因素因果关系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4.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人为风险整体评估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确定风险事件的风险等级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确定因果贡献度第37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五章 案例应用第38-51页
    5.1 S号线地铁施工安全单个风险因素评估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风险因素的识别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确定调查对象及评估准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计算评估标准综合值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计算各风险因素综合风险值第42-44页
    5.2 S号线地铁施工安全人为风险整体评估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构建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确定风险因素等级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确定因果贡献度第46-48页
    5.3 结果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1-53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51-52页
    6.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8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8-59页
附录第59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坐果技术对设施甜瓜果实膨大和品质形成的影响
下一篇:N-双胍-O-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