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个人目标管理应用方法探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导论第9-18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本题的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理论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实践意义第11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关于个人目标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关于目标管理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群体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四、相关理论基础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需求层次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目标成就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自我效能感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增权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学习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文献研究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问卷调查法第17-18页
第二章 大学生个人目标管理现状——以安徽大学为例第18-22页
    一、样本信息第18页
    二、大学生个人目标的设定情况第18-19页
    三、大学生个人目标种类第19-20页
    四、大学生个人目标计划的完成情况第20页
    五、大学生个人目标未能实现的原因第20-21页
    六、大学生个人目标的价值,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第21-22页
第三章 大学生个人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2-29页
    一、存在的问题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目标缺失和目标选择失当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没有将目标分解为相应的行动计划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缺乏坚持实施完整计划的恒心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下次遇到相似目标时仍无法从容应对第24-25页
    二、可能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从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分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从大学生群体自身因素分析第25-29页
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个人目标管理的实践应用方法第29-36页
    一、社会工作介入的第一个阶段:准备阶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明确自身状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应用总结第30页
    二、社会工作介入的第二阶段:目标的设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确定目标、协助案主明确努力的方向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协助案主分析完成目标的意义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协助案主根据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目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协助案主明确实现该目标所愿意付出的成本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协助案主使用经济的方法对于目标进行估值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应用总结第31页
    三、社会工作介入的第三阶段:分析目标的构成与支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定义并具体化设定的目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协助案主分析目标的达成所需要的资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协助案主分析这些资源的来源渠道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应用总结第32页
    四、社会工作介入的第四阶段:分解个人目标并设定相应的实施步骤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量化自己的目标,对个人目标进一步明确、具体和清晰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将目标的实施过程可视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将目标实施过程流程化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应用总结第33页
    五、社会工作介入的第五阶段:目标的执行与监督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协助案主从小的目标或步骤开始入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步骤操作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每段分目标或步骤完成之后立刻给予正负强化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应用总结第34页
    六、社会工作介入的第六阶段:目标计划的评估与调整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协助案主评估目标计划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协助案主调整目标计划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应用总结第35-36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36-39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结论第36-37页
    二、对未来的展望第37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项目方案设计(一)第41-49页
项目方案设计(二)第49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罗钦顺与江户初期朱子学者的理学思想比较研究
下一篇:基于纳米压印的可调谐布拉格光栅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