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ε-聚赖氨酸概述 | 第8-12页 |
1.1.1 ε-聚赖氨酸的结构 | 第8页 |
1.1.2 ε-聚赖氨酸的性质 | 第8-9页 |
1.1.3 ε-聚赖氨酸的用途 | 第9-10页 |
1.1.4 ε-聚赖氨酸的合成代谢 | 第10-11页 |
1.1.5 ε-聚赖氨酸的生产和发酵优化 | 第11-12页 |
1.2 氧化胁迫效应 | 第12-13页 |
1.2.1 活性氧概述 | 第12页 |
1.2.2 ROS的产生和清除 | 第12-13页 |
1.2.3 ROS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| 第13页 |
1.3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4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15-23页 |
2.1 材料 | 第15-17页 |
2.1.1 菌种 | 第15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15-16页 |
2.1.3 主要仪器 | 第16页 |
2.1.4 培养基 | 第16页 |
2.1.5 主要溶液的配制 | 第16-17页 |
2.2 方法 | 第17-23页 |
2.2.1 菌种培养 | 第17页 |
2.2.2 分析方法 | 第17-20页 |
2.2.3 胁迫相关基因sigr和sigb序列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4 外源效应物对 ε-PL发酵的影响 | 第21页 |
2.2.5 qRT-PCR样品制备 | 第21页 |
2.2.6 qRT-PCR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结果和讨论 | 第23-43页 |
3.1 菌株性状差异分析 | 第23-27页 |
3.1.1 发酵过程参数的比较 | 第23-24页 |
3.1.2 对 ε-PL和pH耐受性差异 | 第24-25页 |
3.1.3 发酵过程中菌体氧化损伤及活力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2 发酵过程中氧化胁迫及菌体应答 | 第27-29页 |
3.2.1 抗氧化物质水平分析 | 第27页 |
3.2.2 抗氧化酶类活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.3 氧化应激基因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 外源效应物对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 | 第29-36页 |
3.3.1 氧化胁迫诱因 | 第29-31页 |
3.3.2 氧化胁迫效应物对ROS和 ε-PL水平的影响 | 第31-36页 |
3.4 谷胱甘肽对 ε-PL发酵的影响 | 第36-43页 |
3.4.1 谷胱甘肽对分批发酵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3.4.2 谷胱甘肽对补料分批发酵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4.3 谷胱甘肽对 ε-PL合成途径关键酶表达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附录一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9-50页 |
附录二:实时定量PCR相关基因序列 | 第50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