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振动噪声所产生的影响 | 第11-14页 |
1.2.1 对居民健康及工作的影响 | 第11-13页 |
1.2.2 对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1.3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3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| 第15-17页 |
2 地铁典型轨道减振结构及其隔振机理 | 第17-30页 |
2.1 浮置板式轨道结构 | 第17-22页 |
2.1.1 橡胶垫浮置板轨道 | 第17-19页 |
2.1.2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 | 第19-22页 |
2.2 其他典型减振结构 | 第22-25页 |
2.2.1 梯子形轨道结构 | 第22-23页 |
2.2.2 减振扣件 | 第23-24页 |
2.2.3 弹性短轨枕轨道 | 第24-25页 |
2.3 隔振机理 | 第25-29页 |
2.3.1 隔振器基本原理 | 第25-26页 |
2.3.2 隔振器主要设计曲线 | 第26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3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垂向动力学模型 | 第30-47页 |
3.1 地铁车辆模型 | 第30-32页 |
3.2 地铁轨道系统力学模型 | 第32-35页 |
3.3 钢弹簧浮置板结构力学模型 | 第35-37页 |
3.4 轮轨接触模型 | 第37-38页 |
3.5 车辆—轨道系统耦合激励模型 | 第38-46页 |
3.5.1 轨道随机不平顺模型 | 第38-41页 |
3.5.2 轨道随机不平顺数值模拟方法 | 第41-44页 |
3.5.3 轨道随机不平顺数值积分方法 | 第44-4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4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有限元模型 | 第47-56页 |
4.1 ANSYS软件的功能介绍 | 第47页 |
4.2 模型采用的单元与应用 | 第47-51页 |
4.2.1 Solid65单元 | 第48-49页 |
4.2.2 Beam188单元 | 第49-50页 |
4.2.3 Combin14单元 | 第50-51页 |
4.3 计算模型及参数 | 第51-55页 |
4.3.1 钢轨模拟 | 第51-52页 |
4.3.2 扣件及弹簧隔震器模拟 | 第52-53页 |
4.3.3 浮置板道床模拟 | 第53-54页 |
4.3.4 约束条件及网格划分 | 第54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5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模态分析 | 第56-66页 |
5.1 模态分析理论 | 第56-57页 |
5.2 ANSYS模态分析 | 第57-60页 |
5.3 参数变化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 | 第60-65页 |
5.3.1 道床长度对其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5.3.2 钢弹簧刚度对其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5.3.3 钢弹簧支承间距对其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5.3.4 浮置板道床密度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6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瞬态动力分析 | 第66-100页 |
6.1 积分时间步长的选取 | 第66-67页 |
6.2 阻尼的确定 | 第67-69页 |
6.3 浮置板轨道振动响应分析 | 第69-99页 |
6.3.1 浮置板长度不同时的振动响应 | 第69-76页 |
6.3.2 钢弹簧支承刚度不同时的振动响应 | 第76-84页 |
6.3.3 钢弹簧支撑间距不同时的振动响应 | 第84-92页 |
6.3.4 浮置板道床密度不同时的振动响应 | 第92-99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100-102页 |
7.1 结论 | 第100-101页 |
7.2 展望 | 第101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