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界定和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(一)研究界定 | 第10页 |
(二)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1-14页 |
(一)布罗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| 第11-13页 |
(二)陶行知“生活教育理论” | 第13页 |
(三)皮亚杰认知发生理论 | 第13-14页 |
四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(一)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概述 | 第15-20页 |
一、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的定位 | 第15页 |
二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概述 | 第15-17页 |
三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概述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人教版、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之比较 | 第20-39页 |
一、两个版本教材作业系统量化比较 | 第20-23页 |
(一)记忆类作业 | 第21-22页 |
(二)理解类作业 | 第22-23页 |
(三)应用类作业 | 第23页 |
二、两个版本教材作业系统设计形式比较 | 第23-29页 |
(一)设计形式的相同点 | 第23-26页 |
(二)设计形式的不同点 | 第26-29页 |
三、两个版本教材作业系统设计理念比较 | 第29-32页 |
(一)设计理念的相同点 | 第29页 |
(二)设计理念的不同点 | 第29-32页 |
四、相同篇目作业比较 | 第32-39页 |
(一)两版本教材《荷塘月色》作业之比较 | 第33-36页 |
(二)两版本教材《陈情表》作业之比较 | 第36-39页 |
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使用建议 | 第39-44页 |
一、充分、灵活使用作业系统 | 第39-40页 |
(一)依据作业系统进行课前预习 | 第39页 |
(二)将作业系统作为选文学习的提示 | 第39-40页 |
(三)以作业系统为主线引导课堂交流 | 第40页 |
(四)发掘和开发学生想象力 | 第40页 |
二、根据教材实际,补充适当内容 | 第40-44页 |
(一)灵活借鉴不同版本教材作业系统 | 第41页 |
(二)积极吸取优秀经验,发挥创造力 | 第41页 |
(三)根据教材差异启发教学 | 第41-42页 |
(四)积极组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高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编写建议 | 第44-51页 |
一、增加基础知识作业比重 | 第44-45页 |
二、体现作业的梯度性 | 第45-47页 |
(一)横向上,作业系统应起到扩展作用 | 第45-46页 |
(二)纵向上,作业系统难度要由浅及深 | 第46-47页 |
三、加强与生活实际间的联系 | 第47-48页 |
四、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及实用性 | 第48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附录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(必修)选文一览 | 第57-60页 |
附录2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(必修)选文一览 | 第60-64页 |
附录3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(必修)作业数量分类统计表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