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光对红曲霉产Ankaflavin、Monascin的影响及其精制条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前言 | 第8-22页 |
1.1 天然色素 | 第8-14页 |
1.1.1 天然色素与食品 | 第8页 |
1.1.2 天然色素的种类 | 第8-9页 |
1.1.3 天然色素的分离提取及精制 | 第9-13页 |
1.1.4 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 红曲霉 | 第14-18页 |
1.2.1 红曲霉的形态学 | 第14页 |
1.2.2 红曲霉的功能性 | 第14-15页 |
1.2.3 红曲霉的应用 | 第15页 |
1.2.4 红曲色素 | 第15-18页 |
1.3 光照对真菌代谢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1.3.1 蓝光对真菌的代谢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1.3.2 其他波长的光对真菌的代谢影响 | 第19页 |
1.3.3 光照对红曲色素量的影响 | 第19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19-22页 |
1.4.1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20页 |
1.4.2 课题内容 | 第20-2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3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2-24页 |
2.1.1 菌种 | 第22页 |
2.1.2 实验药品及试剂 | 第22-23页 |
2.1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3-2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4-34页 |
2.2.1 培养基的制备 | 第24页 |
2.2.2 红曲霉培养方法 | 第24页 |
2.2.3 红曲霉色素的分离鉴定及检测 | 第24-26页 |
2.2.4 正己烷对红曲霉M9中黄色素的提取优化 | 第26页 |
2.2.5 红曲霉M9中红曲黄素和红曲素的精制 | 第26-30页 |
2.2.6 红曲霉色素生成曲线的测定 | 第30页 |
2.2.7 蓝光对红曲霉中红曲黄素和红曲素的影响 | 第30-34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60页 |
3.1 红曲霉M9中色素的鉴定 | 第34-36页 |
3.1.1 总离子流分析图 | 第34页 |
3.1.2 红曲素和红曲黄素的质谱图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2 红曲霉M9色素生成曲线的测定 | 第36页 |
3.3 正己烷对红曲霉M9中黄色素的提取优化 | 第36-41页 |
3.3.1 提取时间对正己烷提取黄色素的影响 | 第37页 |
3.3.2 提取次数对正己烷提取黄色素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3.3 溶剂使用量对正己烷提取黄色素的影响 | 第38页 |
3.3.4 超声波功率对正己烷提取黄色素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3.5 Box-Behnken实验 | 第39-41页 |
3.4 红曲霉M9中红曲黄素和红曲素的精制 | 第41-54页 |
3.4.1 正己烷—甲醇—水体系K值讨论 | 第41-42页 |
3.4.2 乙醇提取后直接分离的结果 | 第42-45页 |
3.4.3 利用柱分离将红曲黄色素进行粗分离 | 第45-46页 |
3.4.4 高速逆流色素分离结果 | 第46-52页 |
3.4.5 两种纯化黄色素的鉴定 | 第52-54页 |
3.5 蓝光对红曲霉M9中红曲黄素和红曲素的影响 | 第54-60页 |
3.5.1 蓝光对M9中黄色素含量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3.5.2 蓝光对M9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55-60页 |
4 结论 | 第60-61页 |
5 展望 | 第61-62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7-68页 |
8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