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5-10页 |
绪论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3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2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9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三、对研究成果的评价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9-20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三、创新点及不足 | 第20-22页 |
第一章 新农合制度下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研究对象及理论基础 | 第22-28页 |
第一节 研究对象 | 第22-24页 |
一、基本医疗服务 | 第22-23页 |
二、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与水平 | 第23页 |
三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性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理论基础 | 第24-28页 |
一、多中心治理理论 | 第24-25页 |
二、网络治理理论 | 第25页 |
三、善治理论 | 第25-26页 |
四、公共治理理论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指导价值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新农合制度下闽侯县医疗服务水平的实证分析 | 第28-52页 |
第一节 闽侯县背景说明 | 第28-31页 |
一、闽侯县基本情况 | 第28页 |
二、闽侯县新农合运行情况 | 第28-29页 |
三、新农合制度下闽侯县医疗服务发展情况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设计 | 第31-34页 |
一、问卷设计 | 第31-32页 |
二、调查方法 | 第32-33页 |
三、资料分析方法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资料分析及结果讨论 | 第34-52页 |
一、样本基本资料描述 | 第34-35页 |
二、样本填答资料分析 | 第35-40页 |
三、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0-49页 |
四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评价 | 第49-52页 |
第三章 国内外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经验借鉴 | 第52-60页 |
第一节 国内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经验借鉴 | 第52-54页 |
一、台湾地区医疗医疗保障制度经验借鉴 | 第52-53页 |
二、香港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经验借鉴 | 第53-54页 |
第二节 国外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经验借鉴 | 第54-56页 |
一、印度医疗保障制度经验借鉴 | 第54-55页 |
二、巴西医疗保障制度经验借鉴 | 第55-56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经验所带来的启示 | 第56-60页 |
一、突破人才瓶颈,科学管理医务人员 | 第57页 |
二、提高患者健康知能,打破医患沟通障碍 | 第57页 |
三、多元主体分工构建全民化、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 | 第57-60页 |
第四章 新农合制度下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 | 第60-66页 |
第一节 强化政府在提高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中的责任 | 第60-63页 |
一、明确政府在医疗服务当中的责任,协调医疗资源配置 | 第60页 |
二、构建县、乡、镇紧密管理模式,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| 第60-62页 |
三、加大医疗知识宣传,提高患者健康知能 | 第62页 |
四、充分利用各类载体,搭建资讯共享平台 | 第62-63页 |
第二节 通过市场优化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| 第63-66页 |
一、正确引入竞争机制,提高医疗效率 | 第63-64页 |
二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保障作用 | 第64页 |
三、鼓励民间资金参与,拓宽筹资渠道 | 第64-6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附录1 | 第68-72页 |
附录2 | 第72-74页 |
附录3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6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