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HTK的计算机辅助田野调查系统研究
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6-9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6-7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7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页 |
| ·论文主要工作 | 第7-9页 |
| 第二章 元辅音的声学特征 | 第9-19页 |
| ·元音与辅音的发音原理 | 第9-11页 |
| ·元音的发音原理 | 第9-10页 |
| ·辅音的发音原理 | 第10页 |
| ·元辅音发音的差异 | 第10-11页 |
| ·元音与辅音的声学特征及切分 | 第11-13页 |
| ·短时能量 | 第11-12页 |
| ·短时过零率 | 第12页 |
| ·“双门限法”端点检测 | 第12-13页 |
| ·基于语音识别的声学特征参数提取 | 第13-17页 |
| ·MFCC特征参数 | 第14页 |
| ·MFCC特征参数的提取 | 第14-17页 |
| ·MFCC特征参数与声调的关系 | 第17页 |
| ·小结 | 第17-19页 |
| 第三章 基于HMM的语音识别系统 | 第19-31页 |
| ·隐马尔柯夫模型 | 第19-20页 |
| ·隐马尔柯夫模型的定义 | 第19-20页 |
| ·隐马尔柯夫模型的类型 | 第20页 |
| ·HTK语音识别工具包 | 第20-23页 |
| ·HTK语音识别流程 | 第23-29页 |
| ·工具架构设计 | 第24页 |
| ·工具主体 | 第24-25页 |
| ·工具模块 | 第25-29页 |
| ·小结 | 第29-31页 |
| 第四章 单音节的语料声韵识别实验 | 第31-43页 |
| ·实验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| 第31页 |
| ·针对特定人的语音识别实验 | 第31-34页 |
| ·语音识别实验的基本流程 | 第31-32页 |
| ·利用HTK工具箱对单元音的识别 | 第32页 |
| ·识别模型构建 | 第32-33页 |
| ·单个语言点的特定人单音识别实验及识别率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小结 | 第34页 |
| ·不同HMM参数对识别率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| ·识别率评价方法 | 第35页 |
| ·实验过程及结果 | 第35-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页 |
| ·针对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实验 | 第37-41页 |
| ·语音材料的准备 | 第37-38页 |
| ·三种方言的混合识别实验 | 第38-39页 |
| ·更多方言和民族语的混合识别实验 | 第39-41页 |
| ·小结 | 第41-43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3-45页 |
| ·工作总结与创新点 | 第43-44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