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车辆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--车辆设备论文

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高速轨道客车电气柜主动隔振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6页
第一章 绪论第6-16页
   ·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第6页
   ·振动控制理论第6-8页
     ·振动被动控制第6-7页
     ·振动主动控制第7-8页
   ·主动隔振技术第8-11页
     ·主动隔振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·主动隔振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·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第11-15页
     ·控制器第11-13页
     ·作动器第13-15页
     ·传感器第15页
   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-16页
第二章 电气柜的有限元分析第16-27页
   ·电气柜的结构研究及发展第16页
   ·电气柜的力学分析第16-26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理论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电气柜3D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9页
     ·电气柜静强度分析第19-23页
     ·电气柜体模态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·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 隔振分析第27-34页
   ·隔振类型第27页
   ·隔振方案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主动隔振方案第28页
     ·被动隔振方案第28-29页
   ·隔振器选用和布置原则及常见隔振器介绍第29-31页
     ·隔振器选用原则第30页
     ·隔振器布置原则第30页
     ·常见隔振器第30-31页
   ·单、双层隔振系统力学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单层隔振系统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双层隔振系统第32-33页
   ·小结第33-34页
第四章 主动隔振的控制系统设计第34-49页
   ·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作动器第34-42页
     ·磁致伸缩效应及其机理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超磁致伸缩材料性能第35-37页
     ·超磁致伸缩作动器总体结构设计第37-40页
     ·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磁场有限元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·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工作原理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建立第43-44页
   ·振动主动控制策略第44-48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算法概述第44页
     ·超磁致伸缩作动器辨识第44-46页
     ·Fx-LMS算法第46-48页
   ·小结第48-49页
第五章 主动隔振系统虚拟仿真实验第49-57页
   ·软件介绍第49-50页
   ·仿真实验步骤第50-51页
   ·具体仿真实验操作第51-56页
     ·GMA虚拟实验第51-53页
     ·主动隔振平台的虚拟试验第53-56页
   ·小结第56-57页
第六章 结论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3页
作者简介第6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3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轨道车辆Pt100温度传感器检测实验台设计与研究
下一篇:高速轨道客车车载电气柜被动隔振方法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