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理论论文--民族音乐研究论文

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绪论第11-17页
 一、研究缘由第11页
 二、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三、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四、研究内容、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5-17页
第一章 苏州吴歌的文化考察与现实意义第17-25页
 第一节 苏州吴歌的历史变迁第17-19页
  一、吴歌的起源第17-18页
  二、吴歌发展的五大里程碑第18-19页
  三、苏州吴歌的典型代表第19页
 第二节 苏州吴歌的文化内容第19-22页
  一、苏州吴歌的题材第20-21页
  二、苏州吴歌的文化元素第21-22页
 第三节 保护与传承苏州吴歌的现实意义第22-25页
  一、有利于发掘吴歌的价值第22-23页
  二、有利于弘扬吴文化第23-24页
  三、有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第24-25页
第二章 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的现状第25-34页
 第一节 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的成效第25-27页
  一、通过非遗项目促进吴歌的保护与传承第25-26页
  二、通过特色载体保障吴歌的保护与传承第26-27页
  三、通过学术研究推动吴歌的保护与传承第27页
 第二节 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问题第27-29页
  一、依存环境破坏严重第28页
  二、传承断代与观众萎缩第28-29页
  三、偏“物态”轻“活态”第29页
 第三节 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面临问题的原因第29-34页
  一、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第30页
  二、现代化的冲击第30-31页
  三、文化全球化的威胁第31-32页
  四、政府责任的缺失第32页
  五、吴歌自身的缺陷第32-34页
第三章 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的理念第34-42页
 第一节 用文化生态理论指导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第34-37页
  一、引入文化生态理论的必要性第34-35页
  二、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吴歌保护原则第35-37页
 第二节 用活态文化理念指导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第37-39页
  一、引入活态文化理念的必要性第37-38页
  二、基于活态文化理念的吴歌保护原则第38-39页
 第三节 用文化批判理论指导苏州吴歌的保护与传承第39-42页
  一、文化批判的理论前提第39-40页
  二、基于文化批判理论的吴歌保护原则第40-42页
第四章 苏州吴歌保护与传承的对策第42-56页
 第一节 建立吴歌文化生态保护区第42-45页
  一、认定吴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区域第42-43页
  二、制定吴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第43-44页
  三、调动民众力量共建吴歌文化生态保护区第44-45页
 第二节 构建完善吴歌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第45-48页
  一、构建政府主导的吴歌保障机制第45-46页
  二、完善社会参与的吴歌保护机制第46-47页
  三、深化以人为本的吴歌传承机制第47-48页
 第三节 扩大培养吴歌的受众群体第48-51页
  一、融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48-49页
  二、与高校共同培养青年受众第49-51页
  三、加快“走出去”的步伐第51页
 第四节 创新吴歌的保护与传承路径第51-56页
  一、创新吴歌的内容和形式第52页
  二、适度开发吴歌旅游第52-54页
  三、发展吴歌文化产业第54-56页
结语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作者简历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黄帝内经》中的“和合”思想研究
下一篇:金村庙会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