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台湾康轩版初中国文教科书性别倾向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0页
 第一节 研究缘起第10-12页
  一、 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二、 研究对象第11-12页
 第二节 研究综述第12-15页
  一、 台湾学者的研究第12-14页
  二、 大陆学者的研究第14-15页
 第三节 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-20页
  一、 基本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二、 概念的界定第16-20页
第二章 台湾康轩版初中国文教科书中人物角色的性别倾向第20-36页
 第一节 关于教科书性别倾向的分析框架第20-23页
  一、 国外研究者分析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的分析框架第20-21页
  二、 国内研究者分析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的分析框架第21-22页
  三、 本文的分析框架第22-23页
 第二节 康轩版初中国文教科书中人物角色性别倾向的表现第23-36页
  一、 人物角色性别倾向的量化分析第23-28页
  二、 人物角色性别倾向的质性分析第28-36页
第三章 康轩版初中国文性别倾向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第36-44页
 第一节 康轩版国文教科书性别倾向的形成因素第36-41页
  一、 经济影响因素第36-37页
  二、 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三、 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第38-40页
  四、 编写者的集体性别无意识第40-41页
 第二节 国文教科书性别倾向的消极影响第41-44页
  一、 不利于学生正确自我性别认知的形成第41-42页
  二、 不利于建立性别平等和谐的社会第42-44页
第四章 两岸教科书的比较及其性别公平化建议第44-52页
 第一节 两岸教科书性别倾向的比较第44-47页
  一、 插图男性出现频度比较第44-45页
  二、 男性角色出现频度比较第45-46页
  三、 男性职业情况比较第46-47页
 第二节 两种教科书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第47-48页
  一、 正面女性形象比较第47页
  二、 女性形象影响比较第47-48页
 第三节 促进两岸语文教科书性别公平化的思考第48-52页
  一、 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第49-50页
  二、 编写者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第50-52页
结语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一:康轩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正文篇目第56-58页
附录二:康轩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部分篇目正文第58-66页
致谢第66-68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与家庭、社会之联结研究
下一篇:人教版与康轩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的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