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绪论 | 第9-17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3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(二)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二、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13页 |
三、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3-17页 |
(一) 道德与道德教育 | 第13-14页 |
(二) 德育课程 | 第14-17页 |
第一章 学校、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及三者联结的意义 | 第17-23页 |
一、 学校、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| 第17-20页 |
(一) 学校道德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| 第17-18页 |
(二) 家庭道德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| 第18-19页 |
(三) 社会道德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| 第19-20页 |
二、 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、社会联结的意义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与家庭、社会的联结 | 第23-57页 |
一、 德育课程的目标与家庭、社会的关系 | 第23-28页 |
(一) 德育课程的目标及作用 | 第23-26页 |
(二) 德育课程的目标与家庭、社会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二、 德育课程的内容与家庭、社会的联结 | 第28-41页 |
(一) 德育课程的内容 | 第28-31页 |
(二) 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与家庭、社会的联结 | 第31-41页 |
三、 德育课程的实施与家庭、社会的联结 | 第41-57页 |
(一) 德育课程的实施方法 | 第41-46页 |
(二) 德育课程的实施与家庭、社会的联结 | 第46-57页 |
第三章 日本德育课程与家庭、社会的联结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7-63页 |
一、 以学校为据点,开拓与家庭、社会联结的“三方”道德教育 | 第58-59页 |
二、 学习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与家庭、社会联结的模式 | 第59-63页 |
(一) 建构多层次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 | 第59-60页 |
(二) 谋求学校德育课程与家庭、社会的“三方”联结 | 第60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