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一、 引言 | 第10-15页 |
(一) 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 研究的目的 | 第11-12页 |
2.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三)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2. 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二、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9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三、 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19-22页 |
1. 藏汉双语力学教学 | 第19页 |
2. 物理学史 | 第19页 |
3. 教学策略 | 第19-22页 |
(二)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1.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| 第22页 |
2.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| 第22-23页 |
3. 自我效能感理论 | 第23页 |
4. 自我价值理论 | 第23页 |
5. HPS 教育理论 | 第23-25页 |
四、 藏汉双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调查分析 | 第25-31页 |
(一) 学生卷 | 第25-28页 |
1. 调查目的 | 第25页 |
2. 问卷的设计 | 第25-26页 |
3. 调查对象 | 第26页 |
4.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6-28页 |
(二) 教师卷 | 第28-31页 |
1. 调查目的 | 第28-29页 |
2. 问卷的设计 | 第29页 |
3. 调查对象 | 第29页 |
4.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9-31页 |
五、 力学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教学策略探索 | 第31-40页 |
(一) 指导思想 | 第31页 |
(二) 教学目标 | 第31-32页 |
(三) 实施程序 | 第32-39页 |
1. 课前准备 | 第33-34页 |
2. 教学的实施 | 第34-36页 |
3. 课堂管理 | 第36-38页 |
4. 教学评价 | 第38-39页 |
(四) 操作技术 | 第39-40页 |
六、 力学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学策略的实践 | 第40-59页 |
教学案例 1:物理学发展史概述 | 第40-44页 |
教学案例 2:万有引力定律 | 第44-53页 |
教学案例 3:演示实验 | 第53-59页 |
七、 力学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学策略的效果调查分析 | 第59-63页 |
(一) 调查目的 | 第59页 |
(二) 问卷的设计 | 第59-60页 |
(三) 调查对象 | 第60页 |
(四)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| 第60-63页 |
八、 结论与建议 | 第63-67页 |
(一) 结论 | 第63-65页 |
(二) 建议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