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一、 引言 | 第10-15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三)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 关于伏羲文化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2. 关于乡土文化在《文化生活》课中的运用研究 | 第14页 |
3.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二、 在高中《文化生活》教学中融入伏羲文化的必要性 | 第15-17页 |
(一) 文化传承的需要 | 第15-16页 |
(二) 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需要 | 第16-17页 |
三、 在高中《文化生活》教学中融入伏羲文化的现实基础 | 第17-32页 |
(一)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 | 第18-20页 |
1.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| 第18-19页 |
2.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 | 第19-20页 |
(二) 《文化生活》模块的内容要求 | 第20-21页 |
(三) 可以作为教学资料的伏羲文化形态 | 第21-29页 |
1. 伏羲文化的精神 | 第21-25页 |
2.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——伏羲庙 | 第25-26页 |
3. 公祭伏羲大典 | 第26-27页 |
4. 天水关于伏羲文化的民俗 | 第27-29页 |
(四) 伏羲文化的德育功能 | 第29-32页 |
1.伏羲是中华氏族寻根的归宿 | 第29-30页 |
2. 弘扬伏羲文化,增强民族认同感 | 第30-31页 |
3. 龙图腾——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| 第31-32页 |
四、 在高中《文化生活》教学中融入伏羲文化的教学设计 | 第32-47页 |
(一) 伏羲文化的精神与《文化塑造人生》 | 第32-36页 |
(二) “正月十六祭伏羲”与《传统文化的继承》 | 第36-39页 |
(三) “伏羲文化旅游节”与《文化在交流中传播》 | 第39-41页 |
(四) “伏羲的贡献”与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》 | 第41-43页 |
(五) “自强不息”与《我们的民族精神》 | 第43-45页 |
(六) 活动实践课:我所了解的伏羲庙 | 第45-47页 |
五、 结束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:论文中图片展示 | 第51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