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高中诗歌教学中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与论文选题相关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文献研究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行动研究法第15-16页
第二章 高中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第16-22页
   ·高中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教学过程简单,教学方式呆板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教学动机纯粹,缺乏个性解读第18页
     ·教学理念落后,创新能力缺乏第18-19页
   ·学生诗歌学习现状分析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年代久远,理解有难度第21页
     ·阅读面窄,兴趣不够高第21页
     ·动机单一,创新性不强第21-22页
第三章 高中诗歌教学中的联想及其作用第22-29页
   ·联想的基本内涵第22页
   ·联想的类型第22-25页
     ·接近联想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相似联想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对比联想第24页
     ·关系联想第24-25页
   ·诗歌教学中联想的作用第25-29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把握创作思路,感悟深刻内涵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获得新的审美体验,提高鉴赏能力第26-29页
第四章 高中诗歌教学中的想象及其作用第29-37页
   ·想象的基本内涵第29页
   ·想象的类型第29-33页
     ·再现想象第29-31页
     ·虚构想象第31-33页
   ·诗歌教学中想象的作用第33-37页
     ·获得良好的审美情趣,提高审美能力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,提高创作能力第34-37页
第五章 诗歌教学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第37-47页
   ·诗歌教学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策略第37-40页
     ·诵读为主的诗歌教学策略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读写并举的诗歌教学策略第38页
     ·"音乐诗歌"的教学策略第38-40页
   ·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方法第40-44页
     ·导入激趣,激发联想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诵读品味,展开联想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把握意象,导引联想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鼓励创作,"放"开联想第43-44页
   ·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第44-47页
     ·拓展想象空间,进行再现想象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运用换位移情,进行再现想象第45页
     ·培养发散思维,进行创作想象第45-47页
第六章 指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要注意的问题第47-50页
   ·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要注意“度”的把握第47页
   ·在进行联想想象思维训练时,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第47-48页
   ·在进行联想想象思维训练时,要鼓励学生多元化解读第48-50页
结论第50-51页
训练实践示例第51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附录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语文“合作式”课堂教学研究
下一篇:“导—学—评”阅读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