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--企业行政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、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实证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9-41页
 第一节 研究背景第19-23页
  一、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及其管理背景第19-21页
  二、人力资源管理和雇佣关系转型背景第21-23页
  三、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环境变革背景第23页
 第二节 问题提出第23-25页
 第三节 研究意义第25-31页
  一、理论意义第25-29页
  二、实践意义第29-31页
 第四节 研究内容第31-33页
  一、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第31-32页
  二、企业社会责任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第32-33页
 第五节 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第33-36页
  一、研究章节安排第33-35页
  二、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图第35-36页
 第六节 研究方法第36-41页
  一、规范分析法第36页
  二、质性方法和文献方法第36-37页
  三、实证研究方法第37-41页
第二章 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第41-82页
 第一节 企业社会责任文献回溯第41-63页
  一、企业社会责任缘起第41-43页
  二、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化第43-57页
  三、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进展第57-61页
  四、企业履责动机分析第61-62页
  五、小结第62-63页
 第二节 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综述第63-68页
  一、人力资源管理内涵的界定第63-66页
  二、人力资源管理演变第66-67页
  三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第67-68页
 第三节 组织绩效研究进展第68-82页
  一、组织绩效概念与内涵界定第68-69页
  二、组织绩效测度理论第69-79页
  三、企业社会绩效与组织绩效第79-80页
  四、小结第80-82页
第三章 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基础第82-108页
 第一节 社会交换理论第82-86页
  一、交换规则第82-84页
  二、交换的资源第84-85页
  三、交换关系形态第85-86页
 第二节 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第86-102页
  一、契约理论第86-93页
  二、资源基础理论第93-97页
  三、工作需要-工作资源理论第97-98页
  四、组织行为理论第98-99页
  五、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理论第99-102页
 第三节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第102-107页
  一、利益相关方管理与沟通第103-104页
  二、利益相关方战略管理第104-105页
  三、利益相关方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105-107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107-108页
第四章 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第108-135页
 第一节 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第109-110页
 第二节 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第110-111页
 第三节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第111-117页
  一、人力资源捆绑和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概念第111-112页
  二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的构成第112-117页
 第四节 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构成第117-133页
  一、人力资源获取第117-122页
  二、人力资源保留第122-127页
  三、人力资源发展第127-131页
  四、人力资源协调第131-133页
 第五节 本章小结第133-135页
第五章 企业社会责任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第135-174页
 第一节 中国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第135-136页
  一、中国背景下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第135-136页
  二、中国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第136页
 第二节 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第136-149页
  一、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与维度第136-145页
  二、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第145-149页
 第三节 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系第149-159页
  一、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规划第149-151页
  二、企业社会责任与工作分析第151-152页
  三、企业社会责任与甄选配置第152-153页
  四、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评估第153-154页
  五、企业社会责任与公正报酬体系第154-155页
  六、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文化第155-156页
  七、企业社会责任与培训开发第156-157页
  八、企业社会责任与职业规划与发展第157页
  九、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参与第157页
  十、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沟通第157-159页
 第四节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第159-169页
  一、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绩效第159-160页
  二、甄选配置与组织绩效第160-161页
  三、工作分析与组织绩效第161-162页
  四、绩效评估与组织绩效第162-163页
  五、公正报酬体系与组织绩效第163-164页
  六、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第164-165页
  七、培训开发与组织绩效第165页
  八、职业规划与发展与组织绩效第165-166页
  九、员工参与与组织绩效第166-167页
  十、组织沟通与组织绩效第167-169页
 第五节 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第169-171页
 第六节 企业社会责任、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构建第171-174页
第六章 实证研究设计第174-202页
 第一节 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第174-178页
  一、问卷设计第174页
  二、问卷形式第174-175页
  三、问卷生成第175页
  四、样本选取第175-176页
  五、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76-178页
 第二节 模型的验证及假设的检验方法第178-201页
  一、变量的测量第179-180页
  二、样本检验第180-186页
  三、信度与内容效度检验第186-189页
  四、研究模型的验证及假设检验第189-201页
 第三节 本章小结第201-202页
第七章 研究结果的讨论第202-211页
 第一节 研究结果的总述第202-203页
 第二节 对通过验证的假设的结果的讨论第203-207页
 第三节 未通过验证假设的讨论第207页
 第四节 管理的启发与建议第207-211页
  一、企业如何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管理第207-208页
  二、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第208-209页
  三、企业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,共同致力于提升组织绩效第209-211页
第八章 研究结论的讨论与展望第211-216页
 第一节 研究的基本结论第211-212页
 第二节 研究的创新第212-213页
  一、研究视角的创新第212页
  二、构念发展、测量及其研究方法的创新第212-213页
  三、理论创新第213页
 第三节 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的展望第213-216页
  一、研究的局限第213-215页
  二、未来研究的展望第215-216页
附录:调查问卷第216-220页
参考文献第220-244页
致谢第244-245页
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45页

论文共2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
下一篇:集体行动的实验研究--偏好、理性、目标与治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