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6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5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5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5-16页 |
2 概述 | 第16-22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| 第16页 |
·课例研修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·课例与案例、课例研修(或研究)与案例研究的区别 | 第17-18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·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成人学习理论 | 第19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9页 |
·“默会知识”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行动研究理论 | 第20页 |
·“团体动力学”理论 | 第20-22页 |
3 实践性研究 | 第22-53页 |
·化学教师课例研修实施过程 | 第22-46页 |
·调查与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课例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| 第50-53页 |
4 课例研修的实施对策 | 第53-57页 |
·大规模的教师培训以及加强教育专家的指导帮助 | 第53-54页 |
·提升学校管理者的专业领导力,落实课例研修的常态化管理 | 第54页 |
·成立学科课例研修室,建立储存、分享和转化平台 | 第54-55页 |
·加强教师理念学习,增强研究意识 | 第55页 |
·立足校本研究,以常态课为基础 | 第55-56页 |
·注意设计课例研修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| 第56-57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57-59页 |
·结论 | 第57页 |
·建议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附录 | 第63-86页 |
后记 | 第86-8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