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7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9-12页 |
1. 时代发展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呼唤 | 第9页 |
2. 情感驱动在幼儿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| 第9-11页 |
3. 缺乏情感驱动的幼儿语言学习现象之透视 | 第11-12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2. 实践意义 | 第12页 |
(三) 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2-14页 |
2.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4-16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 文献法 | 第16页 |
2. 问卷调查法 | 第16-17页 |
3. 课堂观察法 | 第17页 |
二、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(一)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| 第17-18页 |
(二) 行为主义学派理论 | 第18-19页 |
(三) 全语言教育理论 | 第19-20页 |
三、情感视域下的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6页 |
(一) 教师言语方面的问题 | 第20-23页 |
1. 语调运用不当 | 第21-22页 |
2. 语速过快 | 第22-23页 |
(二) 教师非言语方面的问题 | 第23-26页 |
1. 眼神:教师与幼儿的眼神接触较少 | 第23-24页 |
2. 手势:教师对幼儿所作的手势带有训斥性 | 第24-26页 |
四、幼儿语言教育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| 第26-34页 |
(一) 教师方面 | 第26-32页 |
1. 教师对语言教育的认识不足 | 第26-30页 |
2. 教师的语言教育技能欠缺 | 第30-32页 |
(二) 幼儿园方面 | 第32-34页 |
五、改善幼儿语言教育的措施 | 第34-43页 |
(一) 教师加强对幼儿语言教育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| 第34-35页 |
(二) 教师创设富有语言信息的学习环境,以“情”生发 | 第35-36页 |
1. 教师创造适合幼儿年龄与发展需要的、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 | 第35-36页 |
2. 加强同伴间的交流,让幼儿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人 | 第36页 |
(三) 教师需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技能 | 第36-40页 |
1.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教育活动 | 第36-37页 |
2. 把握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,充分挖掘动“情”点 | 第37-38页 |
3. 加强幼儿在语言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| 第38-40页 |
(四) 幼儿园要加大对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 | 第40-41页 |
1. 加强幼儿教师积极情感的培养 | 第40页 |
2. 提供愉快的工作环境,抒发教师的积极情感 | 第40-41页 |
(五) 大力开展家、园合作,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质量 | 第41-43页 |
1. 与家长积极沟通,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状况 | 第41页 |
2. 请家长与教师,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| 第41-42页 |
3. 请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语言表演活动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附录Ⅰ | 第47-49页 |
附录Ⅱ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