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4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一、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| 第14-21页 |
(一) 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与沿革 | 第14-15页 |
1. 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与沿革 | 第14页 |
2. 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与沿革 | 第14-15页 |
(二) 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的开发机制 | 第15-16页 |
(三) 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历史课程性质 | 第16页 |
(四) 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 | 第16-17页 |
(五) 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| 第17-19页 |
(六) 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下的课程设置 | 第19页 |
(七) 历史教学大纲与历史课程标准下的课程目标 | 第19-21页 |
二、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分析 | 第21-51页 |
(一) 教科书的教学模式 | 第21-22页 |
(二) 教科书的课程设置 | 第22-24页 |
(三) 教科书的课程系统 | 第24-34页 |
1. 子目设置 | 第25-26页 |
2. 课程内容 | 第26-34页 |
(四) 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 | 第34-51页 |
1. 课前导入 | 第34-36页 |
2. 文献、小字资料 | 第36-39页 |
3. 图片资料 | 第39-46页 |
4. 表格 | 第46-47页 |
5. 课后总结 | 第47-48页 |
6. 课后习题 | 第48-49页 |
7. 探究性活动课题 | 第49-51页 |
三、课改后教科书的特点、问题与对策 | 第51-62页 |
(一) 课改之后历史教科书的特点 | 第51-54页 |
1. 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 | 第51-52页 |
2. 构建全新的内容体系 | 第52-53页 |
3. 新颖的教科书结构 | 第53-54页 |
(二) 课改之后教科书的问题 | 第54-58页 |
1. 对一线教师的调查 | 第54-56页 |
2. 教科书的问题 | 第56-58页 |
(三) 课改之后的应对策略 | 第58-62页 |
1.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| 第58-59页 |
2. 提高自我综合素养 | 第59-60页 |
3. 改善教育环境,提高习题质量 | 第60页 |
4. 优化教学环境、鼓励教学创新 | 第60-61页 |
5.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| 第61页 |
6. 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原则 | 第61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