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目录 | 第11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4页 |
·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历史与发展 | 第15-18页 |
·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| 第18-22页 |
·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 | 第18-21页 |
·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| 第21-22页 |
·DCT 双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现状 | 第22-30页 |
·DCT 双离合器接合过程系统动力学建模 | 第22-25页 |
·起步阶段 DCT 双离合器接合控制的探研 | 第25-28页 |
·换档阶段 DCT 双离合器接合控制的探研 | 第28-30页 |
·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及探研思路 | 第30-34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接合过程 DDCT 的动力学建模 | 第30-32页 |
·起步换档接合过程发动机与双离合器的综合最优匹配控制 | 第32页 |
·DDCT 总成的反馈线性化跟踪控制 | 第32-33页 |
·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系统开发及试验研究 | 第33-34页 |
第二章 接合过程 DDCT 动力学建模 | 第34-71页 |
·起步阶段单个离合器与发动机接合过程的动力学建模 | 第34-38页 |
·起步阶段单离合器与发动机接合过程的工作原理 | 第34-35页 |
·单离合器起步过程的动力学建模 | 第35-38页 |
·换档阶段双离合器与发动机接合过程的动力学建模 | 第38-43页 |
·换档阶段双离合器与发动机接合过程的工作原理 | 第38-41页 |
·换档时双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动力学建模 | 第41-43页 |
·发动机输送转矩试验结果的非线性建模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车辆行驶阻转矩建模 | 第44-45页 |
·离合器摩擦片滑动摩擦系数的建模 | 第45-46页 |
·双离合器本体的非线性压紧力传输特性建模 | 第46-58页 |
·接合过程常开式双离合器本体的工作原理 | 第47-49页 |
·常开式双离合器本体的压紧力传输性能的力学分析建模 | 第49-54页 |
·接合过程常开式双离合器本体的压力传输性能的试验探析 | 第54-58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建模 | 第58-65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 | 第58-59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执行机构的动力学建模 | 第59-62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执行机构的简化动力学模型 | 第62-64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执行机构动力学响应特性的试验探析 | 第64-65页 |
·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建模 | 第65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三章 起步阶段 DDCT 单离合器与发动机最优接合控制 | 第71-91页 |
·起步性能评价指标 | 第72-74页 |
·纵向冲击度 | 第72-73页 |
·滑摩功 | 第73-74页 |
·发动机输出转矩 | 第74页 |
·综合最优接合控制性能泛函 | 第74-75页 |
·极小值原理 | 第75-77页 |
·最优接合过程控制器的设计 | 第77-83页 |
·最优接合过程的动力学响应性能分析 | 第83-90页 |
·一般接合规律与最优接合规律的比较 | 第84-87页 |
·不同权值最优接合规律的比较 | 第87-9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四章 干式双离合器换档接合最优控制的研究 | 第91-110页 |
·换档品质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 | 第92-96页 |
·纵向冲击度 | 第93-94页 |
·滑摩功 | 第94-95页 |
·换档寄生功率 | 第95页 |
·发动机输出转矩 | 第95-96页 |
·最优接合控制性能泛函 | 第96页 |
·最优接合控制策略的探析 | 第96-105页 |
·转矩相最优控制策略的探析 | 第96-104页 |
·惯性相最优控制器的设计 | 第104-105页 |
·转矩相双离合器最优重叠控制动力学响应性能分析 | 第105-10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第五章 接合过程的反馈线性化控制 | 第110-137页 |
·微分几何反馈线性化控制的理论基础 | 第111-114页 |
·李导数算子 | 第111-112页 |
·李积算子 | 第112页 |
·状态空间精确线性化问题可解的条件 | 第112-113页 |
·反馈线性化的方法 | 第113-114页 |
·DDCT 系统起步与换档时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探析 | 第114-132页 |
·DDCT 系统起步与换挡惯性相仿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114-120页 |
·起步与换挡惯性相仿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相对阶的计算 | 第120-121页 |
·微分同胚映射的建立 | 第121-122页 |
·非线性状态反馈的计算 | 第122-123页 |
·DDCT 系统换档转矩相仿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123-127页 |
·换档转矩相仿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相对阶的计算 | 第127页 |
·微分同胚映射的建立 | 第127-129页 |
·非线性状态反馈的计算 | 第129-130页 |
·跟踪控制策略的制定 | 第130-132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132-1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6-137页 |
第六章 接合阶段 DDCT 动力学响应性能的试验探研 | 第137-165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本体的设计理念与工程开发 | 第137-140页 |
·双接合轴承的设计理念与工程开发 | 第140-141页 |
·双中间轴式变速器样机的开发 | 第141-142页 |
·干式双离合器执行机构与选换档执行机构的设计理念与工程开发 | 第142-145页 |
·DCT 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与工程开发 | 第145-152页 |
·控制系统方案 | 第145-146页 |
·控制系统硬件开发 | 第146-150页 |
·DCT 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| 第150-152页 |
·干式 DCT 样机性能测验台的研制开发 | 第152-158页 |
·试验台方案 | 第152-154页 |
·台架试验分析 | 第154-158页 |
·干式 DCT 样车开发与实车功能验证试验 | 第158-1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4-165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展望 | 第165-169页 |
·全文工作总结 | 第165-167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167-16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68-1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9-179页 |
附录 公式推导 | 第179-191页 |
致谢 | 第191-19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192-19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