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现代汉语“一A一B”格式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引言第8-14页
 1、问题的提出第8-10页
 2、"一A一B"格式的研究现状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0-12页
 3、研究的突破点,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12页
 4、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2-13页
 5、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其论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第13-14页
一、"一A一B"格式的界定第14-21页
 1、"一A一B"格式判断标准和依据第14-17页
 2、对"一A一B"格式的基本认识第17页
 3、四字格"一A一B"格式总表第17-21页
二、"一A一B"格式在汉语对称中的地位第21-30页
 1、片段言语、语言两种状态共存第21-23页
 2、同词标记性对称第23页
 3、高度能产性第23-25页
 4、受制于"一"复杂语义的众多格式中的一种第25-28页
 5、"一A一B"格式在汉语史上源远流长第28-30页
三、"一A一B"格式的语言和言语类型第30-36页
 1、语言的"一A一B"格式第31-32页
 2、言语的"一A一B"格式第32-34页
 3、语言和言语的"一A一B"的关系第34-36页
四、"一A一B"内部构成和语义第36-40页
 1、A、B之间的语义结构类型第36-37页
 2、"一A一B"的语法结构类型第37-39页
 3、"一A""一B"的语义组合类型第39-40页
五、"一A一B"格式形式上的特征第40-44页
 1、紧缩和可中顿格式第40-41页
 2、"一A一B"的构词顺序第41-43页
  (一)、A、B按顺序第41-42页
  (二)、A、B的颠倒第42-43页
 3、"一A一B"格式的延伸第43页
 4、"A""B"打破均衡第43-44页
六、"一A一B"格式的功能用法诠释第44-47页
 1、"一A一B"格式的基本功能第44-45页
 2、"一A一B"格式的连用第45-46页
 3、"一A一B"格式的对举第46-47页
结语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0页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50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CSL的服务设计及其对客户升级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“3+1”社会保障体系探析--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