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水砂质地层洞桩法施工力学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11-14页 |
·工程简介 | 第11-12页 |
·地质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·洞桩法及其发展历史 | 第14-15页 |
·洞桩法施工方案的技术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洞桩法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边桩设计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沈阳北站站洞桩法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研究 | 第20-34页 |
·沈阳北站站洞桩法施工整体流程 | 第20-25页 |
·施工方法概述 | 第20页 |
·施工顺序 | 第20-25页 |
·富水砂层降水施工技术 | 第25-27页 |
·降水方案 | 第25-26页 |
·降水施工 | 第26-27页 |
·超前加固及小导洞施工技术 | 第27-28页 |
·超前小导管施工 | 第27页 |
·大管棚施工 | 第27-28页 |
·小导洞的初支 | 第28页 |
·洞内钻孔桩施工技术 | 第28-30页 |
·施工步骤 | 第28-30页 |
·纵梁和钢管柱施工技术 | 第30-32页 |
·施工步骤 | 第30-32页 |
·拱部扣拱施工技术 | 第32-33页 |
·大断面开挖初支 | 第32页 |
·二衬扣拱支架体系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砂质地层洞桩法边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| 第34-59页 |
·边桩设计计算模型 | 第34-36页 |
·边桩桩顶荷载的计算 | 第36-41页 |
·车站结构荷载的确定 | 第36-38页 |
·边桩顶部计算荷载的确定 | 第38-41页 |
·边桩水平向受力分析 | 第41-48页 |
·边桩内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| 第41-46页 |
·最不利工况下边桩内力的计算 | 第46-48页 |
·边桩竖向承载力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边桩基本设计原理及过程 | 第49-51页 |
·主要设计内容及流程 | 第49页 |
·桩基础安全校核标准 | 第49-51页 |
·沈阳北站站边桩安全性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竖向承载力检算 | 第52页 |
·水平向承载力检算 | 第52-54页 |
·边桩设计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洞桩法施工过程力学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 | 第59-78页 |
·计算方法与参数 | 第59-61页 |
·计算方法 | 第59页 |
·计算参数 | 第59-60页 |
·材料屈服准则 | 第60页 |
·计算模拟施工步骤 | 第60-61页 |
·洞桩法施工过程的二维数值模拟分析 | 第61-69页 |
·车站概况 | 第61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61-62页 |
·地表沉降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边桩水平位移 | 第63-64页 |
·结构内力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围岩应力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临时钢支撑受力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洞桩法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| 第69-77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69-70页 |
·围岩竖向位移分析 | 第70-72页 |
·围岩主应力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顶纵梁受力分析 | 第74-75页 |
·底纵梁受力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地基承载力分析 | 第76-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五章 地铁车站洞桩法顺作与逆作的对比分析 | 第78-93页 |
·洞桩法顺作施工过程 | 第78-80页 |
·洞桩法逆作施工过程 | 第80-81页 |
·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 | 第81-82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81页 |
·计算参数 | 第81-82页 |
·地表及拱顶沉降的比较分析 | 第82-85页 |
·地表沉降 | 第82-84页 |
·拱顶下沉 | 第84-85页 |
·边桩结构受力的比较分析 | 第85-87页 |
·主体结构受力的比较分析 | 第87-88页 |
·围岩应力的比较分析 | 第88-90页 |
·地基承载力比较分析 | 第90-9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3-9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93-94页 |
·展望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