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引言 | 第7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7-8页 |
·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| 第8-9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2 基于QFD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| 第12-25页 |
·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·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QFD的基本思想及用于构建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势 | 第14-18页 |
·QFD的基本思想 | 第14-16页 |
·QFD用于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优势分析 | 第16-18页 |
·基于QFD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 | 第18-24页 |
·顾客需求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安全技术要求质量屋的编制 | 第21-22页 |
·管理体系要素质量屋的编制 | 第22-23页 |
·衡量指标质量屋和实施要点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企业生产系统的危险源识别研究 | 第25-31页 |
·企业生产系统的安全状态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企业生产企业中的危险源类型 | 第26-27页 |
·危险源识别的过程及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危险源调查 | 第27-28页 |
·危险区域的界定 | 第28页 |
·存在条件及触发危险源的因素 | 第28页 |
·危险源潜在的危险性 | 第28-29页 |
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4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测评研究 | 第31-46页 |
·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测评体系 | 第31-38页 |
·危险源识别 | 第31-32页 |
·过程管理能力 | 第32-33页 |
·生产安全的教育及培训 | 第33-36页 |
·应急准备及响应 | 第36-38页 |
·基于模糊AHP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测评方法 | 第38-45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| 第39-42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 | 第42-44页 |
·模糊AHP用于测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过程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实证研究 | 第46-58页 |
·企业背景 | 第46-47页 |
·基于QFD的N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| 第47-52页 |
·确定开展QFD项目 | 第47页 |
·成立多功能综合QFD小组 | 第47-48页 |
·N企业基于QFD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步骤及实施 | 第48-52页 |
·N企业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源识别 | 第52-55页 |
·N企业的生产特征 | 第52页 |
·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识别 | 第52-55页 |
·N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测评 | 第55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6 结论 | 第58-59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8页 |
·未来研究展望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、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