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前言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国内外关于现代汉语词缀和词缀化研究综述 | 第12-20页 |
一、国外该课题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二、国内该课题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8页 |
(一) 各家有关“现代汉语词缀”问题的论述 | 第13-14页 |
(二) 各家有关现代汉语“类词缀”问题的论述 | 第14-16页 |
(三) 有关“汉语新的词缀化倾向”问题的论述 | 第16-17页 |
(四) 有关“现代汉语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和词缀化”研究的论述 | 第17-18页 |
三、深入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、词缀化的过程 | 第20-28页 |
一、研究对象选择标准的界定 | 第20-22页 |
二、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和词缀化的过程 | 第22-28页 |
(一) 从个例看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和词缀化的过程 | 第22-24页 |
(二) 从总体看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和词缀化的历史进程 | 第24-28页 |
第三章 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、词缀化的内部与外部动因 | 第28-37页 |
一、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、词缀化的内部动因 | 第28-32页 |
(一) 现代汉语语素的单音节化、词的双音节化 | 第28-30页 |
(二) 类推机制下的仿拟造词促进了外来词单音成分的词缀化 | 第30-32页 |
二、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、词缀化的外部动因 | 第32-37页 |
(一) 对外接触的大量增加,对汉语的构词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| 第32-35页 |
(二)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,促进了外来词单音成分的词缀化 | 第35-36页 |
(三) 传统报纸媒体积极地吸纳外来单音类词缀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外来单音类词缀的特点分析 | 第37-45页 |
一、外来单音类词缀的用字特点 | 第37-40页 |
(一) 选用汉字来做形式载体 | 第38-39页 |
(二) 所选汉字要与该汉字原有意义有较大的距离 | 第39-40页 |
二、语义特征方面虚化和实化并存 | 第40-43页 |
三、构词能力强,随机性强,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和娱乐性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余论:对现代汉语语素的重新认识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