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论 | 第10-19页 |
一、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三、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四、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及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| 第19-50页 |
一、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 | 第19-37页 |
二、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| 第37-39页 |
三、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| 第39-42页 |
四、和谐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| 第42-50页 |
第二章 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| 第50-74页 |
一、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的主流及基本面 | 第50-52页 |
二、关于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调查 | 第52-53页 |
三、我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| 第53-62页 |
四、我国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62-74页 |
第三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| 第74-107页 |
一、培养自身的和谐的人 | 第74-80页 |
二、培养人际关系的和谐的人 | 第80-84页 |
三、培养人与群体的和谐的人 | 第84-90页 |
四、培养人与社会和谐的人 | 第90-97页 |
五、培养人与世界和谐的人 | 第97-102页 |
六、培养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人 | 第102-107页 |
第四章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| 第107-126页 |
一、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| 第107-111页 |
二、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统一 | 第111-115页 |
三、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融合 | 第115-118页 |
四、学习继承与创新培养并重 | 第118-122页 |
五、着力全球化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| 第122-126页 |
第五章 构建和谐社会视阈下人才培养的现代大学制度 | 第126-175页 |
一、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| 第126-131页 |
二、现行大学制度对人才培养的制约与影响 | 第131-137页 |
三、建立和谐社会视阈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设想 | 第137-175页 |
结论 | 第175-177页 |
主要参考资料 | 第177-180页 |
附件:高校人才培养调查表 | 第180-185页 |
致谢 | 第185-1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