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应链复合绩效评价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| ·论文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| ·论文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·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·供应链评价方法研究 | 第13页 |
| ·论文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| 第14-16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架构 | 第15-16页 |
| ·论文拟创新之处 | 第16-18页 |
| 2 供应链复合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| 第18-24页 |
| ·供应链绩效评价定义和作用 | 第18-20页 |
| ·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| ·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作用 | 第19-20页 |
| ·已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不足 | 第20-21页 |
| ·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| 第21-24页 |
| ·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| 第21-22页 |
| ·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研究 | 第22-24页 |
| 3 供应链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4-35页 |
| ·供应链复合绩效评价指标筛选的思路 | 第24页 |
| ·供应链的结构有序度 | 第24-27页 |
| ·熵的概念 | 第25-26页 |
| ·熵与组织有序度 | 第26页 |
| ·供应链结构有序度计算 | 第26-27页 |
| ·供应链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度量 | 第27-32页 |
| ·供应链系统不确定性的来源 | 第28-30页 |
| ·熵与不确定度的关系 | 第30-31页 |
| ·供应链不确定性的熵度量步骤 | 第31-32页 |
| ·供应链经济绩效指标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| ·供应链发展能力绩效指标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| ·供应链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4-35页 |
| 4 供应链绩效的复合评价研究 | 第35-44页 |
| ·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| 第35-40页 |
| ·DEA研究的进展与优势 | 第35-37页 |
| ·DEA模型的一般形式 | 第37-39页 |
| ·DEA模型的有效性 | 第39页 |
| ·DEA效率计算的基本步骤 | 第39-40页 |
| ·DEA方法的不足 | 第40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 | 第40-41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| 第40-41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的不足 | 第41页 |
| ·供应链绩效的复合评价模型 | 第41-44页 |
| ·使用 DEA构造比较矩阵 | 第41-43页 |
| ·AHP排序 | 第43-44页 |
| 5 案例分析 | 第44-52页 |
| ·青岛达讯有限公司简介 | 第44页 |
| ·绩效指标计算 | 第44-49页 |
| ·供应链结构有序度计算 | 第44-46页 |
| ·不确定性度量 | 第46-48页 |
| ·经济指标计算 | 第48-49页 |
| ·发展能力指标计算 | 第49页 |
| ·使用DEA构造比较矩阵 | 第49-50页 |
| ·使用AHP进行排序 | 第50-51页 |
| ·结果比较分析 | 第51-52页 |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| ·论文主要研究工作的总结 | 第52页 |
| ·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| 第52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56-58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