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一、绪论 | 第10-23页 |
| (一) 课程改革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| 第10-21页 |
| 1. 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 | 第10-19页 |
| 2. 选题的意义 | 第19-21页 |
| (二) 本研究的目的、内容及创新之处 | 第21-23页 |
| 1.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| 第21页 |
| 2. 本研究意欲创新之处 | 第21-23页 |
| 二、文献综述 | 第23-34页 |
| (一) 素质教育研究 | 第23-25页 |
| 1. “素质教育”作为国家教育理念的确立 | 第23页 |
| 2. 素质教育理论的多重研究与讨论 | 第23-24页 |
| 3. 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| (二) 音乐教育研究 | 第25-31页 |
| 1. 音乐课程改革背景研究 | 第25页 |
| 2. 国外先进教育体系的研究与介绍 | 第25-28页 |
| 3. 课程及教材研究 | 第28-31页 |
| (三) 研究现状的总结与反思 | 第31-34页 |
| 三、本研究的宏观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| 第34-39页 |
| (一) 本研究的宏观指导思想 | 第34页 |
| (二) 本研究的哲学基础 | 第34-36页 |
| (三) 本研究的美学基础 | 第36-37页 |
| (四) 本研究的教育学基础 | 第37-38页 |
| (五) 本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| 第38页 |
| (六) 本研究的文化学基础 | 第38-39页 |
| 四、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| 第39-44页 |
| (一) 研究方法 | 第39-41页 |
| 1. 文献法 | 第39页 |
| 2. 问卷调查法 | 第39-41页 |
| 3. 访谈法 | 第41页 |
| 4. 观察法 | 第41页 |
| (二) 研究过程 | 第41-44页 |
| 1. 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 | 第42页 |
| 2. 调研学校的择校依据 | 第42-43页 |
| 3. 调查实施过程与结果的统计 | 第43-44页 |
| 五、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| 第44-73页 |
| (一) 教育理念 | 第44-45页 |
| (二) 音乐新课程 | 第45-48页 |
| (三) 课程及教学内容 | 第48-66页 |
| (四) 教学设备 | 第66-67页 |
| (五) 师资 | 第67-69页 |
| (六) 教学 | 第69-71页 |
| (七) 学生音乐素养 | 第71-73页 |
| 六、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| 第73-109页 |
| (一) 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的成就 | 第73-89页 |
| 1. 被时代激活的新观念—素质教育理念 | 第73-77页 |
| 2.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政策取向与积极效应 | 第77-82页 |
| 3. 音乐新课程理念的体现——“新课标” | 第82-89页 |
| (二) 中学音乐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| 第89-109页 |
| 1. 音乐新课标难以真正落实 | 第89-97页 |
| 2. “综合艺术课程”设想美好却无师可教 | 第97-98页 |
| 3. 教材的编写、审查和选用中存在人为因素所致之弊端 | 第98-100页 |
| 4. 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| 第100-106页 |
| 5. 教学设施地区悬殊,新课程资源普遍短缺 | 第106-109页 |
| 七、结论与建议 | 第109-112页 |
| (一) 穷国办大教育,必须加强执行力度 | 第109页 |
| (二) 音乐课程标准的可行性有待重新审视 | 第109-110页 |
| (三) 教师的水平制约了音乐新课程的实施 | 第110-111页 |
| (四) 高等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长期脱节,制约了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培养 | 第111页 |
| (五)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,修订完善教学指导文件 | 第111页 |
| (六) 通过审查的配套音乐实验教材,必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实行定期修订完善 | 第111-11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2-121页 |
| 附录 | 第121-136页 |
| 一、教师调查问卷 | 第121-125页 |
| 二、学生调查问卷 | 第125-128页 |
| 三、访谈提纲 | 第128-129页 |
| 四、《音乐鉴赏》模块教学案例分析 | 第129-136页 |
| 后记 | 第1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