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地方农业经济论文

酒泉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

摘要第1-3页
Summary第3-7页
第一章 导论第7-13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7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-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第8-9页
     ·国内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第9-11页
   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·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2-13页
第二章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第13-16页
   ·农村产业结构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理论依据第13-15页
     ·亚当·斯密(ADAM SMITH)的绝对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大卫·李嘉图(DAVID RICARDO)的比较优势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·哈伯勒的比较机会成本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·赫克歇尔-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(H-O 理论)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其它比较优势理论第15页
   ·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意义第15页
   ·西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及其完善第15-16页
第三章 新阶段酒泉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与成效第16-25页
   ·新阶段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第16-19页
     ·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第17页
     ·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加快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第19页
     ·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第19页
   ·酒泉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进第19-21页
   ·酒泉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与成效第21-25页
     ·酒泉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酒泉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酒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差距与不足第23-25页
第四章 酒泉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的实证分析第25-38页
   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量化分析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·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·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·基本结论第36-38页
第五章 酒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建议第38-52页
   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根据市场需求,采取面向市场、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第38页
     ·按照资源状况,采取因地制宜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制定合理规划,采取循序渐进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39页
     ·寻求整体发展,采取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第39页
   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建立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第41-42页
   ·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应坚持正确的方向第42-45页
     ·集中优势,逐步实现生产集约化第43页
     ·因地制宜,逐步实现布局区域化第43页
     ·扶优扶强,逐步实现经营产业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正确引导,逐步实现结构多元化第44页
     ·城乡统筹,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第44-45页
   ·酒泉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建议第45-52页
     ·优化农业内部生产结构,全面提高农业经济素质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大力发展非农产业,带动农村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,推动农村产业优化升级第49-52页
小结第52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个人简介第57-58页
导师简介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
下一篇:丙泊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c-fos、c-jun及细胞凋亡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