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方言论文

平顶山城区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变异的调查与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序言第7-11页
 一、本文研究内容第7页
 二、选题依据及意义第7-10页
 三、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0-11页
第一章 平顶山方言古入声字向普通话靠拢现象的调查第11-32页
 一、方言简介第11-14页
  (一) 方言特点第11-12页
  (二) 静态1——《河南省志》记录的本片方言声韵调第12-13页
  (三) 静态2——《平顶山方言音系》的声韵调第13-14页
 二、静态1 与静态2 的差异第14-16页
 三、调查目的第16-17页
 四、调查材料和调查方法第17-18页
 五、调查对象第18-19页
 六、调查结果第19-25页
 七、调查中的问题以及对调查结果可信性的验证第25-29页
 八、本章小结第29-32页
第二章 平顶山方言古入声字韵母演变的层次第32-41页
 一、方言古入声字韵母的变异第32-33页
 二、方言古入声字韵母变异的新旧层次第33-39页
  (一) [ε] 韵的变异第33-38页
  (二) [yo] 韵的变异第38-39页
 三、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三章 方向与规律——动态演变中的平顶山方言古入声第41-51页
 一、变异的方向性第41页
 二、外来音类和原有的音类在不同的层面构成叠置第41-48页
  (一) 声调变异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第42页
  (二) 韵母的变异先于声调第42-43页
  (三) [ε] 韵:已经完成演变过程的音变特点和轨迹第43-46页
  (四) 正在变异的[yo] 韵演变的特点和轨迹第46-48页
 三、词汇扩散理论的一个典型模式第48-49页
 四、语言系统不断将历时的各种次系统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第49-50页
 五、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结语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5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牛肉制品彩虹色斑的控制技术研究
下一篇:玻璃纤维络筒机槽筒卷绕运动规律仿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