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唱练耳专业生数字化教学能力(软件应用)初探
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1页 |
·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情况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数字化教学能力中的基础信息技术素养 | 第11-17页 |
·基础信息技术素养构成分析 | 第11-12页 |
·数字化音乐资源获取 | 第12-14页 |
·音频资源 | 第12页 |
·数字化乐谱资源 | 第12-14页 |
·专业音乐类软件使用 | 第14-16页 |
·专业音乐类软件选用原则 | 第14页 |
·专业绘谱(回放)软件 | 第14-15页 |
·音频、视频编辑软件 | 第15-16页 |
·课件制作及成品整合类软件应用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Overture 应用 | 第17-46页 |
·界面介绍与视图操作 | 第17-20页 |
·视图操作 | 第19-20页 |
·工作区域(谱面)的建立 | 第20-22页 |
·音符输入法 | 第22-23页 |
·力度、表情、演奏标记等 | 第23-25页 |
·一般编辑命令 | 第25-26页 |
·选择谱面元素 | 第25页 |
·删除、剪切、复制谱面元素 | 第25-26页 |
·小节类操作 | 第26-28页 |
·节拍类应用 | 第28-31页 |
·节拍设定 | 第28-29页 |
·弱起小节、中途弱起小节 | 第29页 |
·改变速度 | 第29-31页 |
·调号、谱号相关 | 第31-34页 |
·调号设定 | 第31-32页 |
·乐谱移调 | 第32-34页 |
·线谱样式及多声部群组 | 第34-38页 |
·线谱样式 | 第34-35页 |
·多声部(音轨)相关操作 | 第35-37页 |
·隐藏、显示空白声部 | 第37-38页 |
·页面布局、排版类应用 | 第38-40页 |
·文本符号类 | 第40-42页 |
·VST 效果器插件 | 第42-44页 |
·乐谱输出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Sibelius 应用 | 第46-79页 |
·界面介绍与视图操作 | 第46-50页 |
·视图操作 | 第49-50页 |
·工作区域(谱面)建立 | 第50-54页 |
·音符输入法 | 第54-56页 |
·力度、表情、演奏标记等 | 第56-61页 |
·编辑选择类命令 | 第61-63页 |
·选择谱面元素 | 第61-62页 |
·谱面元素的删除、剪切、复制 | 第62-63页 |
·小节类操作 | 第63-67页 |
·基础应用 | 第63-64页 |
·小节线类型、反复、尾奏系统 | 第64-65页 |
·小节序号 | 第65-67页 |
·节拍类 | 第67-70页 |
·更改节拍 | 第67-68页 |
·改变速度 | 第68-70页 |
·调号谱号相关 | 第70-74页 |
·改变调号 | 第70-72页 |
·移调 | 第72-74页 |
·线谱样式及多声部群组 | 第74-78页 |
·线谱样式 | 第74-76页 |
·多声部相关操作 | 第76-78页 |
·VST 插件应用 | 第78-79页 |
第5章 Finale 应用 | 第79-108页 |
·界面介绍与视图操作 | 第79-83页 |
·视图操作 | 第82-83页 |
·建立谱面 | 第83-86页 |
·音符输入法 | 第86-88页 |
·力度、表情、演奏标记等 | 第88-91页 |
·一般编辑命令 | 第91-92页 |
·小节类操作 | 第92-96页 |
·添加删除小节 | 第92-93页 |
·小节线类型、反复、尾奏系统 | 第93-95页 |
·小节序号 | 第95-96页 |
·节拍类 | 第96-99页 |
·更改节拍 | 第96-97页 |
·弱起小节、中途弱起小节 | 第97页 |
·改变速度 | 第97-99页 |
·调号谱号相关 | 第99-101页 |
·改变调号 | 第99-100页 |
·移调 | 第100-101页 |
·线谱样式及多声部群组 | 第101-105页 |
·线谱样式 | 第101-103页 |
·多声部(Instruments)相关操作 | 第103-105页 |
·页面布局、排版类 | 第105-107页 |
·VST 插件应用 | 第107-108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及书目 | 第109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