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7-1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7-10页 |
| ·时代发展与课程改革 | 第7-9页 |
| ·课程改革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| 第9-10页 |
| ·意义 | 第10页 |
| 2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结构 | 第10-15页 |
| ·教学模式 | 第10-12页 |
| ·教学模式的含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| 第11-12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12-15页 |
| ·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与合作学习 | 第12-13页 |
| ·心理学理论与合作学习 | 第13-14页 |
| ·教学技术论与合作学习 | 第14-15页 |
| 3 文献综述 | 第15-18页 |
| ·国外有代表性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·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 | 第17页 |
| ·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和本研究的设想 | 第17-18页 |
| ·已有研究中的不足 | 第17页 |
| ·问题与假设 | 第17-18页 |
| ·目的和设想 | 第18页 |
| ·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8页 |
| 4 合作学习模式实践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| 第18-25页 |
| ·研究步骤 | 第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8-21页 |
| ·实验类型设计 | 第19页 |
| ·样本选择 | 第19页 |
| ·测量工具 | 第19-20页 |
| ·数据的统计方法 | 第20页 |
| ·实验研究中的变量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·程序 | 第21-25页 |
| 5 实验结果的分析 | 第25-30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25页 |
| ·实验班与对照班物理学习成绩的差异分析 | 第25-29页 |
| ·各次检测各题的平均分统计 | 第25-27页 |
| ·各分数段学生人数分布列表 | 第27-29页 |
| ·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6 结论 | 第30-34页 |
| ·结论 | 第30-33页 |
| ·验证了以上两个假设 | 第30页 |
| ·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| 第30-33页 |
| ·合作学习策略意义的具体表现 | 第33-34页 |
| ·不足 | 第3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4-35页 |
| 附录一:调查文卷 | 第35-37页 |
| 附录二:实验班与对照班各次测验成绩单 | 第37-39页 |
| 附录三:前测、后测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成绩单 | 第39-40页 |
| 附录四:形成性检测 | 第40-43页 |
| 附录五:前测、后测试卷 | 第43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