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论 | 第10-12页 |
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三、研究材料来源 | 第10-11页 |
四、论文新颖点 | 第11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1-12页 |
题解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文学翻译的基本指导原则和要求 | 第14-23页 |
第一节 等效翻译的原则 | 第14-18页 |
一 关于等效论 | 第15-17页 |
二 等效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以形象译形象的要求 | 第18-23页 |
一 生动、鲜明、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文学语言的运用,能使人物形象得到活灵活现、淋漓尽致的再现 | 第19-20页 |
二 内容为主、形式为辅,忠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,能成功地再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、有情有意的人物形象 | 第20-22页 |
三 民族特色的保留与再现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文学翻译中艺术形象再塑的基本过程 | 第23-28页 |
第一节 形象解读—客观、深入、透彻的理解过程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形象再现—准确、鲜明、形象的表达过程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形象雕琢—严格的客观制约下的修饰、美化过程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文学翻译中艺术形象再塑的基本方法 | 第28-55页 |
第一节 肖像描写的再现 | 第28-35页 |
一 静态肖像描写的再现 | 第28-31页 |
二 动态肖像描写的再现 | 第31-33页 |
三 人物烘托 | 第33-34页 |
四 人物反衬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语言描写的再现 | 第35-42页 |
一 方言口语色彩 | 第35-37页 |
二 人物身份 | 第37-39页 |
三 人物性格 | 第39-41页 |
四 人物情绪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行动描写的再现 | 第42-44页 |
第四节 心理描写的再现 | 第44-47页 |
第五节 细节描写的再现 | 第47-50页 |
第六节 景物描写的再现 | 第50-52页 |
第七节 故事情节的真实再现 | 第52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