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9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7页 |
| ·研究概况 | 第7-8页 |
| ·语料来源 | 第8-9页 |
| 第二章 日本学生“了”字句偏误考察 | 第9-25页 |
| ·偏误类型与分析 | 第9-22页 |
| ·少“了”字 | 第9-12页 |
| ·多“了”字 | 第12-18页 |
| ·“了”的位置错误 | 第18-21页 |
| ·其他 | 第21-22页 |
| ·“了”字句偏误的成因 | 第22-25页 |
| 第三章 从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角度探讨汉语“了”字句的时体义 | 第25-45页 |
| ·日语的时体范畴 | 第25-32页 |
| ·日语的“时” | 第26-27页 |
| ·日语的“体” | 第27-32页 |
| ·比照日语时体范畴分析汉语“了”字句所涉及的语法范畴 | 第32-36页 |
| ·汉语语法学界关于“了”字句的讨论 | 第32-35页 |
| ·对“了”字句所体现的时体状况进行理论分析的语料依据 | 第35-36页 |
| ·汉语“了”字句的时体状况 | 第36-45页 |
| ·对本节分析的说明 | 第37页 |
| ·“了”字句所体现的时体义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·“了”字句所体现的时体义与日语时体范畴的异同 | 第40-42页 |
| ·对“了”字句的时体义进行分析的意义 | 第42-45页 |
| 第四章 “了”字句若干规则及对日本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相关提示 | 第45-54页 |
| ·表达已然不一定用“了” | 第45-49页 |
| ·表达正然也可以用“了” | 第49-51页 |
| ·表达未然也可以用“了” | 第51-52页 |
| ·连动句中使用“了”的基本规则 | 第52-54页 |
| 结论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